还不是中国好课堂的用户?马上注册
作文指导语文素材积累
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支月英
2017年07月21日
浏览次数:20
分享:

2月8日晚,江西一位平凡的乡村教师站在了2017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的颁奖舞台上。她叫支月英,36年来坚守在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组委会给予支月英颁奖辞:

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

她是大山的女儿,像一支燃烧的蜡烛,闪耀着灿烂的光辉,照亮了深山孩子的梦想,她和千千万万山村教师一道,努力实践着中国山村的教育梦。36年来,支月英坚守岗位,把爱意播撒在这青山绿水,让这份爱生根发芽,承载起贫瘠山村的绿色希望。她走得最多的路,是崎岖、坎坷的山村小路;她想得最多的人,是天真、可爱的山村孩子;她做得最多的事,是寂寞、艰苦的山村教学;她心中始终笃定的一个目标,那就是教好深山的每一个孩子,做一棵大树,守望这片深山,为这片贫瘠带来希望。

36年来,支月英因坚守而获得了众多荣誉:2010年度“感动奉新十佳人物”;2011年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3年宜春市最美劳动者、道德楷模;2014年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2015年3月,获得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2016年6月,获得全国“两优一先”(指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2016年9月,获评2016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017年2月8日,获得“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

对于获得的荣誉,支月英称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着一件件平凡的事。

支月英:坚守中国山村教育梦

在江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有一名从城市来的女教师。36年前她不顾家人反对,只身来到这个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从此扎根于此,再也没有离开。

她就是支月英。从19岁到55岁,从“支姐姐”到“支妈妈”,再到现在的“支奶奶”,从少女到年过半百两鬓斑白,她就像一颗树,守望着深山中的孩子们,为这片贫瘠的土地带来希望。

为了山里的孩子

1980年,19岁的支月英第一次到泥洋村时,先坐了2个多小时的汽车,再徒步走了2个多小时的山路。

有人问她:“这么偏的地方,就从来没想过要离开?”

她只是笑笑:“何尝不想呢?可是我走了,山里的孩子怎么办?”

山里的孩子也应该接受好的教育,这是支撑支月英留守深山的精神支柱。她明白教育对山区孩子的特殊意义,“山里的孩子们与外界接触很少,掌握知识是他们走出大山的希望。”

支月英在这座大山之间,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认识大千世界。贫穷的山村并不是世外桃源,山村的教育更显落后,但艰苦的条件并没有难倒支月英。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支月英以校为家,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中。为了让山里的孩子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她50岁后开始学习制作课件,从网上下载丰富的学习资料。

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材料,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风拒之窗外,学生在教室里暖洋洋的。学校不通班车,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粉笔等都是支老师和其他几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的,一趟下来,腰酸腿疼,筋疲力尽,双脚都磨出了泡。山村的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支老师就一家一家地走,挨家挨户与家长谈心,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没让一个山村孩子辍学在家。

村民都说,“支老师是我们这里的恩人啊,三十多年了,孩子的教育都靠她。”她却想得很简单:“这里的条件虽然很艰苦,但如果人人都想往山外跑的话,那山里的孩子怎么办呢?我是个人民教师啊,我一定要尽我最大的努力把这里的孩子教好。”

坚守山村教育梦

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别辛苦。长期超负荷工作,支月英这些年常常头晕眼花,她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声带结节等病症。2006年因视网膜出血,她的一只眼睛已经看不见东西,“一般人看我精神状态蛮好,看不出我患有这么多病。”支月英语气轻松,似乎是在介绍别人的病情。

2003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讲课的她身体剧烈疼痛,几位家长迅速把她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她身患胆总管胆囊结石,并马上进行了手术。住院的几天,她心里一直惦记着她的学生。刚刚出院,就立刻回到了学校。

考虑到支月英的身体,2012年,组织上再次决定调她下山到镇里的中心小学。此时,比泥洋小学还要远10多里的泥洋村白洋教学点没有老师,村民联名写信请她去任教,几乎想都没想,她拎起行李就去了白洋教学点。

别人都往山下调,她却往山上钻。得知她的这个决定,支月英的家人很不理解,心疼地说:“你也年过半百,身体又不好,就不要去白洋小学教书了。”她却乐呵呵地说:“30多年都这样过来了,白洋的孩子需要我,我怎能打退堂鼓呢?”

一到这个深藏在大山之中的村庄,支月英就走家串户,了解村里孩子们的上学情况。为了让白洋村的孩子们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她一个人开设了全科教学、快乐读书等特色教学。

支月英的到来,给白洋教学点带来了新气象,校舍从土坯房变成两层的楼房,还新添了乒乓球台和游乐设施。很多家长当年就是支月英的学生,他们纷纷把已经在外就读的孩子转回白洋教学点。

2016年,已经55岁的支月英到了退休的年纪,她的去留一直是村民最关心的问题。村民们心情都很复杂,既希望她能一直坚守,又担心她的身体。然而支月英自己倒是没有这么多的想法。她放不下山里的孩子,担心没有新的老师愿意来。“只要身体允许,我就要一直坚持下去!”

“好大一棵树,任你狂风呼,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有乐也有苦……”这是支月英最爱哼唱的一首老歌,每当唱起它,她的目光总会投向日夜陪伴自己的深山里的棵棵大树。她自己就像这一棵树,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中做出了自己最大的贡献。她又像一支燃烧的蜡烛,闪耀着灿烂的光辉,照亮了深山孩子的梦想。她和千千万万山村教师一道,正努力实践着中国山村的教育梦。

为了小爱,她选择了进入大山

支月英1961年5月出生于南昌市进贤县,1978年随叔父来到江西省奉新县冶城共大(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读书。受叔叔的影响,1980年支月英一毕业就返回老家进贤县当了一名小学老师。就在支月英准备献身家乡教育事业的时候,在奉新县澡下林场工作的同学蔡江宁写信告诉支月英说,“澡下林场子弟学校招考5个老师,不知你是否愿来试一下?”读书时就对蔡江宁有好感的支月英二话没说就参加了考试,并以第二名的成绩被顺利录取。

当支月英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赌气地说:“你要是去了那山旮旯做老师,我一辈子都不认你这个女儿!”。此时,支月英如同五雷轰顶,这边是生育养育自己的母亲,那边是深爱的恋人,天大的难题摆在了支月英的面前。这位19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因为心中有爱,她不顾家人反对选择了走进深山,只身挑着被褥行李,来到海拔近千米、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的山旮旯——奉新县澡下镇泥洋村小学,做起了山村教师。

泥洋村小学地处江西省奉新县和靖安县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交通不便,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间爬行,八十年代的江西山区,食品稀缺,山里人都是靠天吃饭,生活贫困艰苦。为了生存,支月英像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对于支月英来说,更大的困难是学校位于山里,都是山路,更谈不上公共交通了,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粉笔等都由支月英和其他几位同事步行10多公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就这样,支月英开启了自己的教育事业。

为了大爱,她坚守初衷

山花开了,总有孩子给她采来最香的一束;山果子熟了,总有孩子为她献上最甜的一捧;支月英生病了,总有孩子把平时很难吃到的鸡蛋送到她手里给她吃;逢年过节,总有乡亲们送来自己舍不得吃的东西。

孩子们有情,乡亲们有意,支月英对大山有了爱。每当风霜雨雪时,支月英就把孩子们一个个送回家;平日里孩子也把她当姐姐、当妈妈。山区里的人重男轻女,很多人不让女孩子上学,支月英就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在家。上世纪80年代初,支月英每月工资只有20多元钱,有些家长交不起学费,她就帮着垫付。当自己连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时,她只得去借。她觉得自己就像是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学生就像是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在她身边飞来飞去,快乐地歌唱,孩子们快乐,她自己也幸福着。

1982年,支月英与自己的老同学蔡江宁幸福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也就是这一年,支月英受命于离家上百里远地处山村的泥洋林业分场子弟学校任教,支月英说服爱人的挽留,独自来到了人烟稀少,条件更加艰苦的泥洋林业分场子弟学校。晚上支月英不得不一个人住在那鸟啸兽嚎、无人为伴的旧教室里点灯备课、改作业。为了能留住支月英,好心的村妇们轮流搬着被子来与她做伴,经常有孩子带着家里炒的菜送给她吃,碰上星期天没回家总会有人请她去吃饭。这一切深深地打动着支月英,也使她从内心里下定了扎根山乡教学的决心。

一些教师因为吃不了山里的苦,来了又走,而支月英认真地备课、上课、改作业,安心地教孩子们语文、数学,还教他们唱歌、画画,与孩子们一起玩耍,陪着孩子们长大,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支月英一个人一直在这里坚守着。

只有坚守,才有希望。

支月英的教学水平遥遥领先,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担任了这个只有5位老师和上百学生的小学校的校长。

从此,她就把学校当成了她自己的家。学校设施简陋,她就想尽一切办法不厌其烦地从外地添购教学设备,尽量使这里的孩子能享受到与山下孩子一样的教育条件。为了节省开支,每学期开学买课本时,她就像男人一样带头用扁担挑着几十斤的课本从公共汽车站步行10多公里到学校;再后来,她学会了骑摩托车,自己掏钱为学校办事,先后骑坏了6辆摩托车。

2000年以后,她独自一人承担一个完小和两个分校的教学和管理任务,长期超负荷工作,支月英这些年常常头晕眼花,她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高血糖。

2003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讲课的她身体剧烈疼痛,细心的学生发现她脸色苍白,汗珠直往下流,赶紧叫来家长迅速把她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她患胆总管胆囊结石,并马上进行了手术。住院的几天,她心里一直惦记着她的学生。刚刚出院,就立刻回到了学校。

2005年“泰利”风暴袭击着支月英所在的山区时,支月英带病护送学生回家,一不小心从陡坡上滑下,掉进了山谷,学生们吓得直哭喊:“老师,您怎么啦?”。支月英不顾浑身是泥,手脚鲜血直流,一边安慰着学生一边爬上小路,继续送他们回家。

2006年,常常头晕目眩的她经医生检查,患有高血压,且引起了视网膜出血,严重影响视力,工作生活只能靠一个眼睛来维持。

2012年2月,组织上考虑到支月英年纪偏大,身体欠佳,决定调她下山到中心小学任教。正在此时,一个距离泥洋村十多里的更偏远山村白洋村(澡下镇最远山村)群众联名请支月英到白洋村任教。她的家人考虑到她年龄大了,身体又不好,不赞同她去更远更艰苦的地方,她苦口婆心说服家人:“白洋村的家长要求我去那儿当老师,我不能让白洋村的孩子不读书!”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她打着行李奔赴大山更偏远的山村白洋教学点任教。

2012年暑假,为了解决白洋村教学点校舍破旧问题,上级教育部门决定新建校舍,支月英就起早摸黑,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帮工人做饭,甚至将丈夫也拉来帮忙。整个暑假,支月英都是在校建工地度过的。如今,崭新的校舍宽敞明亮。乡亲们看到崭新的校舍,感动不已。

支月英说,奉新县委书记张家良,奉新县教育局长黄晓珍,澡下镇党委书记李百强等领导多次到教学点慰问她。考虑到支月英的困难,组织上多次给她调动的机会,但支月英都婉拒了。她乐观地说,“能坚持一天就干一天吧!”就是这样,支月英用男子汉的气质和智慧管理着这所边远山村小学,使这里的教学成绩、综合评估、普九指标都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位于全镇的前列,乡亲们也亲切的称她为“铁夫人”。

36年来,看到山里孩子一个个走出大山,支月英总是说,她自己来山区任教值得。支月英说,当在千里之外创业的学子来看望她,亲切拥抱她的时候,这种幸福感只有她自己才能品味到,“这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时刻”。“我只希望山里的孩子们,能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心中的遗憾

支月英说,自己身在山区学校,真的割舍不下山里的孩子,打心底不愿意亏欠他们,正是如此,自己却亏欠了自己的亲人很多很多。支月英说,“2016年,在老父亲80岁生日的时候,老母亲电话告诉我,家里做了很多菜,家里人就差你了。我听后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我本想回家陪老父亲过一次生日,但考虑到一时找不到人替代我为山里的孩子们上课,我当天又不能赶回学校,最终还是在纠结中选择去了学校。”

支月英说,由于自己把精力放到了山里的孩子们的身上,无法照顾两个女儿的生活和学习。为了山里的孩子们,支月英选择了亏欠。“这么多年来,我亏欠了孩子太多,但为了山里的孩子,我只能祈求孩子的原谅,因为我放不下山里的孩子们,他们也是我的孩子”

感悟

支月英说,“很多人说我傻,我觉得他们说的也有道理。因为在行动上像我这样的人放弃城市到贫困不方便的山沟里的人太少了。我就是一个基层的很普通的老师,我只想做好我自己。有的人说,你得到这么高的荣誉又怎么样呢?你能代表什么呀?我认为,我代表我自己。这里乡亲们爱我,我的学生们爱我,他们需要我,我真的不忍心离开他们。”

支月英常说,自己虽然没有别墅,没有汽车,但感到自己心底比千万富翁还舒坦。支月英说,“虽然我就是一个基层老师,但我用我的微薄之力举起了这个沉甸甸的奖杯,我为我的坚守而骄傲。”

如今,支月英已年过半百,仍然初心不改。当乡亲们问她:“支老师,你退休后我们还请你继续到这任教”。她就感动地回答:“我是大山的女儿,如果身体允许,我就一直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