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下发通知,2017年将继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目前,清华北大南大浙大等重点高校已相继启动该项计划。据悉,北大最高可获降至当地本科一批控制分数线录取;而清华的优惠分值一般为30/40/50/60分。其他重点高校的优惠分值也大多可观。这一政策无疑是给优秀寒门学子上重点高校开了“绿色通道”,不过,农村学生单独招生也并非毫无门槛。
农村学生单独招生2016年中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的三大专项计划之一,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的优秀农村学子,招生计划不少于本科生招生规模的2%。目前我国只有95所符合要求的高校。换句话说,农村单招就像是针对农村学生的自主招生,同样要经过初审,笔试,面试等流程,不同的只是面向的学生范围。当然,范围的缩小自然会相应地削弱竞争,但是对于所谓的“农村”学生来说,依然有一定的难度。再者,该计划面向的是农村地区与贫困地区,因而贫困地区的“城市学生”也包含在这个范围之内。在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内部比拼中,城市学生无疑胜算更大。
对于高校来说,这是一个国家大力推行的政策,高校必须无条件配合。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则是宝贵的经历。而实际上,清华等高校甚至在该计划的录取中加入了“安排勤工俭学”这样的附加值。由此也可看出,对于学校来说,这些学生的更为显著的特征是“贫困”而非“优秀”;而正统“自主招生”选拔出的学生则大不相同。
另一方面,对于这批学生来说,抓住政策优势进入了心仪的高校,但实际上的高考成绩则大多未达到该校的录取分数线。举个简单的例子,能上南大的可以通过这个计划考上北大,但考不上重点的依然考不上。甚至可以说,对于大部分农村学生而言,这个政策的鼓励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而通过这些途径进入高校的同学也未必轻松,一方面要时刻努力学习成为佼佼者,另一方面,从一开始的录取就被扣上了“农村”或者“贫困”的帽子,心态的健康发展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