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错并不重要,关键是知错能改。”把考试看作是检验某一阶段学习成果的手段,在试卷中发现自已的复习漏洞,这才是对待考试应有的态度。如果说文科的学习要靠“理解之上的记忆的话”,那么数学的学习就要靠不停地,总结思考了。
说到数学就离不开做题
有人说,做题嘛,就是“题海战术”,多多益善;也会有人说,做题太多了不好,会适得其反的;于是,另外的人就中庸地说,做题啊,要适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那么到底需要做多少题呢?是一年1000道,还是每天10道,还是要做几厚本?这里我们借鉴张静姐姐(北京大学)的学习方法,我认为是非常有效可行的方法。
1、天天练习熟练是速度的前提
在高考总复习之前,每天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基础的数学知识,例如新学的定理和公式。
其实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中,已经布置了相关的作业。可是,对于要达到深刻理解的程度来说,我认为这些作业是不够用的。
所以我当时的做法就是自己准备一套配套练习题,每天做完作业之后,再做配套练习,而且配套练习的难度,要比书本上习题的难度大一点。难度不大的话,就不是加深巩固知识点,而是做无用功了。
到总复习的时候,每天练习的目的除了有复习和巩固的基础知识之外,最重要的是熟练。
在总复习阶段,你所要掌握的知识点都是之前学习过的内容,看到题目之后,应该可以立即反应出考察的相关知识点以及常用的解题方法。这样做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在高考的120分钟里节省时间,避免题目会做,但是速度太慢以至于做不完的现象。
2、学会总结不要再当“劳动密集型”老农民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学习要做笔记的道理,尤其是时老师讲课的总结,那可是“精华”啊。可是我发现,我周围的同学很少做数学笔记,甚至也不知道数学笔记应该怎么做。我现在还留有当时高中的数学笔记本。尤其是高三复读那一年的数学笔记,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受益良多。
其实做数学笔记的想法来源于我的数学老师。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喜欢把相关的题目和同一题目的不同解法联系在一起。
这就启发我:把知识点相关的题目总结起来。例如,关于数列的是一类,关于函数的性质的是一类……在此基础之上,还可以更细致地划分。例如把涉及函数单调性的总结在一起,把涉及函数奇偶性的总结在一起……这样,复习起来会更有条理。
例如,某年高考数学有一道关于函数的奇偶性的:设函数f (x) =x²+ I x-2 I-1, x∈R(1)利断函教f (x)的奇偶性;(2)求函数f (x)的最小值。
其实这道关于函数奇偶性的题目在平常的练习中非常多,而这一道题目难度也不是很大。如果在平常能够多归纳总结的话一定不会觉得困难。
同学们在平常的练习中,如果一道题目有不同的解法,就把相关的解法一起列出来,比较哪一种解法更简单,更节省时间,更不容易出错。
我记得,我当初做题的时候,只要想到一种方法就不假思索地做,一点也不想想有没有其他简便的方法。我的这种做法被数学老师戏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说我很具备“勤劳善良”的品质,只是缺少了“智慧”。
张老师说,数学是让人变得更聪明的学科,通过数学的学习让我们可以更灵活,而不是越来越死板。灵活体现在什么方面呢?就是在不断做题、不断总结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最节省时间的方法。
3、多多思考实现”质的飞跃”的金钥匙
我记得曾经听过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位科学家的助手为了得到导师的赏识,说自己一天到晚都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他的导师想了一会儿说:“那么,请你告诉我,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他的助手说不出话来。
我们做题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量的满足,而是“质的飞跃”——从不会到会,从会到正确,从正确到简练。我的数学老师就告诉我,“你的目的不是和我的答案一致,而是和我的思维一致。”他说:你看看,高考的阅卷给分状况,都是步骤分,我们数学是最讲究过程的。做题的过程就是你的思维的反映。”
我总是注意理解老师做题的角度,思考的方法,比如什么时候应该分类讨论,什么时候应该数形结合……老师讲完课之后,如果我做对了,我会比较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有什么不同,做错了的话,会反思自己哪里想得不对,然后把它总结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做题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这又回到了我们最开始的问题。做题多少是适度?我不提倡一味的题海战术,题海战术就像看起来吃了不少,其实并没有消化和吸收多少“营养”,最后还是非常“痰弱”。做题的关键在于做过的题我都理解了,不会的题通过练习做会了,做错的题以后遇到类似的再也不会出错。做题只是我们要到达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就我自己而言,我高三读那一年,平均一天做一套模拟试题,刚开始是迫于为了完成作业的压力。后来呢,就是想见识见识没有做过的新型题目,挑战自己。再后来,在高考前“二模”之后,我发现已经没有我不会做的题目了,这样自然信心十足地走上了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