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高中学生有了更充分的自主规划空间和更多样的个性发展选择。省教育厅日前出台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我省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培育个性特长,奠定全面健康发展的心理和学业基础。
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自我认知、学业修习、行业认知和职业体验、专业选择以及社会适应指导等。要引导学生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准确定位自身角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学生明确个人学习目标,科学安排课程修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指导学生了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需求,初步形成自身职业发展意向;指导学生了解高等院校专业的基本信息和就业情况,合理规划升学与就业目标,科学确定选考科目和专业志愿;指导学生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行为管理和情绪管理,培养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营造幸福愉悦生活的基础能力。
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生涯发展与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倾向、个性特点与生涯发展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大学专业信息与社会职业需求,合理规划升学与就业目标;促进学生掌握步入下一阶段生活、学习、工作所必需的技能;有效减少学生在生涯发展方面的困惑。主要包括学生自我认知、学业修习、行业认知和职业体验、专业选择以及社会适应指导等。
(一)自我认知指导。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特长、能力倾向等,正确看待个体差异,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准确定位自身角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个体发展潜能,培养学生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
(二)学业修习指导。指导学生了解高中课程设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习能力要求,明确个人学习目标,科学安排课程修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挖掘学习潜能,提升学业水平。
(三)职业认识指导。指导学生了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需求,了解不同职业的基本情况、发展过程、行业前景、工作任务、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初步形成自身职业发展意向。
(四)专业选择指导。指导学生了解高等院校专业的基本信息和就业情况,了解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正确处理个人兴趣特长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合理规划升学与就业目标,科学确定选考科目和专业志愿。
(五)社会适应指导。指导学生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行为管理和情绪管理,培养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营造幸福愉悦生活的基础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步入下一阶段生活、学习、工作所必须的技能。
省教育厅要求,各普通高中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职业发展态势、政策法规环境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开发实施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解决学生发展的共性问题。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列入学校课程规划,贯穿在高中3年的教育教学当中,按照地方课程的基本规范落实。学校每学期安排的生涯规划指导课总课时不少于15节。
各普通高中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发展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成长导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要开展与行业认知和职业体验相关的研学旅行活动,帮助学生积累行业认知和职业体验;要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建立完整的学生发展档案;要依据现有资源营造氛围,优化学生全面发展的物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