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中国好课堂的用户?马上注册
高中高考资讯
新高考马上到!看改革省份重点高中尖子生如何选科、如何学习?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24日
信息来源:高中生学习
分享:

第一批改革试点,选择在上海和浙江进行,时间是从2014年开始。也就是说,2017年这两个地区的考生已经完成第一次新高考。

第二批试点,已经于2017年9月,在北京、山东、天津、海南四个省市启动。也就是说,2019年高考时,上述地区的考生将参加改革后的首次统一高考。

第三批,有大量省份在2018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时启动改革:河南、江苏、广东、河北、江西、西藏、黑龙江、辽宁、贵州、山西、四川、吉林、湖南、重庆、湖北、福建、内蒙古、安徽。

第四批,陕西、云南、宁夏、青海、甘肃、广西的改革会在2019年秋季启动。

改革前:采取文理分科,考试科目共四科,包含语文、数学、外语、理综(物理、化学、生物)或文综(历史、地理、政治)。

改革后:采取“3+3”的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剩下的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六科限选三科进行考试,成绩计入高考;并取消文理科考试区别。

高考改革后,高考总成绩将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6月份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其中,外语科目部分省份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中最高分计入总分。

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等级性考试成绩,由各省份自主命题。考试科目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考生只需根据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选择其中3科进行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学生在选择考试科目时,只有依据自己的优势与兴趣,选出一个自己感兴趣,又能发挥自身优势的组合,才能达到优化组合的目的。今天,我们就参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中教育大数据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蒋承教授的最新调研成果,看看全国各地(尤其是高考改革省份)的重点高中资优生如何进行选科组合,以及对马上步入新高考省份的高一新生有哪些借鉴意义。

2017年12月17日,来自全国26个省份265所优质高中的18618名资优学生参加了北京大学蒋承教授团队组织的测试和问卷调查。在抽样的265所优质高中学校中:位于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的占15.85%,位于地级市的占40.85%,位于县城或县级市的占40.24%,位于乡镇及以下的占3.05%;公办学校占89.63%,民办学校占10.37%。这些抽样学校近年来一本上线率平均为61.2%,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24.4%,师生比平均为1∶15.3,基本可以代表目前我国优质的高中学校

资优学生是根据学生在校内成绩的综合排名由高到低选取,在抽样的18618 名学生中:95%以上的为高三应届毕业生;理科生占63.52%,文科生占21.91%,文理综合学生占2.41%,实行新高考省份的学生占12.16%;有71.56%的学生在校内年级排名前5%,有85.62%的学生在校内年级排名前10%。参与抽样调查的学生群体资优特征明显,样本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上图中,我们将传统的三门理科标记为蓝色,传统的文科标记为红色。每一个选课结果都能形成一个三角形,通过三角形里红蓝颜色的对比,能看出你的选科组合是偏文还是偏理,比如:

一般是三理纯理,三文纯文,两文一理偏文,两理一文偏理,不过,这里有两个特殊情况:

我们看到,当出现历史+化学+生物以及物理+政治+地理时,明明是二理一文,颜色却是红色多,明明是二文一理,颜色却是蓝色多。因为物理和历史分别是理科和文科里的强科,所以搭配其他两门普科时,仍然表现出强烈的理科性和文科性。

选考物理人最多,选考政治人最少

样本数据中有2264名学生来自实施新高考的省份。在这些学生中,选考物理的有1876人,选考化学的有1716 人,选考生物的有1098 人,选考政治的有482人,选考历史的有595人,选考地理的有705人,见下图。

在3门选考科目中,如果某位学生选考了理科或者文科中的2门,就认为该生具有理科或者文科的特征;进一步,我们通过学生是否选考理科或者文科当中的第3门,来衡量该学生对于该门科目的偏好程度。

例如,某学生选择了生物和化学2门科目,我们就认为他具有偏好学习理科的特征,如果他同时选择了物理,那么就认为这个理科特征的学生偏好物理。

在2264个样本数据中,具有理科特征的学生选考物理的人数比例高达98.76%,选考化学的比例为81.35%,选考生物的比例为55.68%;具有文科特征的学生选考历史的比例为81.67%,选考政治的比例为59.27%,选考地理的比例为45.65%(见下图)。

由于地理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性质,对于具有理科特征的学生选择地理的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具有理科特征的学生中选考地理的占31.14%。

以上数据显示,具有理科特征的资优高中生选择物理的比例明显较高,相比之下,选考生物的比例则要低很多。具有文科特征的资优高中生对于文科的偏好程度相对理科来看并不高,分别只有50%左右的具有文科特征的资优高中生选择政治和地理。

理科生的优势科目与兴趣科目更匹配

经统计(见下图),资优高中生的优势科目按照人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数学、外语、物理、语文、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和地理;资优高中生的兴趣科目按照人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数学、物理、外语、语文、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和政治。

以上数据说明,对于语文和化学,资优高中生的优势和兴趣较为一致;数学、政治、地理、物理和生物存在一定的分离程度,其中对于数学和政治,资优高中生的优势和兴趣出现了相对较低程度上的分离,2门科目都是优势科目的人数高于兴趣科目的人数,而对于地理、物理和生物,资优高中生的优势和兴趣科目有一定程度的分离,这3门都是兴趣科目的人数高于优势科目的人数;对于外语和历史,资优高中生的优势和兴趣科目分离程度很大。其中,外语是优势科目的人数高于兴趣科目的人数,而历史是兴趣科目的人数高于优势科目的人数。

在文理分科的抽样学生中(见下表),文科生对于语文、政治科目所具有的优势和感兴趣程度基本一致,理科生对于语文、化学科目所具有的优势和感兴趣程度基本一致;文科生对于外语具有优势和兴趣的人数比例高于数学,理科生对于数学具有优势和兴趣的人数比例高于外语;文科生对于数学的优势和兴趣的分离程度要高于理科生,对于英语的优势和兴趣的分离程度要低于理科生。

选择哪些科目需要付出更多学习时间?

在抽样样本中,资优高中生平均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为9.54小时,校外学习时间为1.28小时,课外阅读时间为0.52 小时,上网时间为0.25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为0.52小时,与他人交流时间为1.45小时,上学交通时间为0.8小时,其他时间(如休息吃饭)为9.64小时,见下图。

对于实施新高考省份的学生,选考不同科目的学生每周学习时间差异不大,每周校内学习时间均为60小时左右,校外学习时间均为10小时左右。进一步分析发现,选择政治和历史的资优高中生,其学习时间整体略高于选择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资优高中生;选择地理的资优高中生每周校内学习时间要低于选择其他科目的学生,而校外学习时间要高于选择其他科目的学生,总体学习时间要低于选择其他科目的学生;选考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学习时间大体相似。见下表。

选考不同科目学生的学习压力

对于实施新高考省份的学生,选考不同科目的资优高中生感受到的学习压力略有不同。

选考地理的资优高中生感受压力非常大的比例最高,其次为选考物理和化学的学生,选考历史、生物和政治的资优高中生感受压力非常大的比例相对较低;资优高中生认为所受压力较大的科目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文理科差别,学生在物理、化学和生物感受到的压力要高于地理、政治和历史

统计所受压力非常大和较大的情况,物理为44.6%、化学为45.28%、生物为44.47%、地理为43.36%、政治为38.22%、历史为40.26%,学生感受到的压力理科高于文科,其中政治和历史的压力小于其他科目。

对于实施新高考省份的学生,选考不同科目的学生对于自己目前所学知识有用性的评价也出现了一些差异。在选择“自己所学知识非常没用”的学生中:选考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选择比例分别是0.9%、0.98%和0.9%,均低于平均值1.06%;而政治、地理和历史的选择比例分别是1.42%、1.68%和1.82%,均高于平均值1.06%。由此可以看出,在资优学生的认知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有用性可能会略高于政治、地理和历史。

类似的是,这些学生中对于学习所感受到的枯燥程度也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学科差异。在选择“自己想学习但感到学习非常枯燥”的学生中:选考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选择比例分别是1.26%、1.27%和1.08%,均低于平均值1.46%;而政治、地理和历史的选择比例分别是1.83%、1.96%和1.82%,均高于平均值1.46%。

据此分析,可能存在政治、地理和历史等文科比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理科更容易引起资优高中生厌烦的倾向,这与“文科科目可能更吸引人”的普遍看法存在一定出入,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文科在高中教学更注重“死记硬背”而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关。

对高一年级的启示

恐怕现在每个高一学生和家长,都在纠结6选3的事情!根据上海、浙江的过往经验差不多在高一下学期、最迟高二上学期就会开始进行选科。(各个省份具体的选科时间段还要看每个省份的政策)

选科会对后续的高考分数、志愿选择都会有很直接的影响!!那么如何选择,才能让自己在未来的等级性考试中拿到更高的分数,又能保证今后在填志愿的时候有足够的选择范围,最好这三门还都是自己感兴趣的?这绝对是件不容易的事。

关于6选3选科的问题,下面的原则,供大家参考↓↓

6选3选科原则

☑考虑自身成绩是第一位的。这决定了后续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是最基准的原则!

☑ 最好文理兼备,不建议全文或全理,如果实在不喜欢物化,至少选一门生物。数据证明,全文理的选择人数也不是最多的。

☑ 物理科目报考范围广,但不建议单纯出于“报考范围广”的目的选择物理。毕竟即使不选物理,也有足够的可选范围。

☑如果想考顶尖名校,最好还是选个物理吧。

☑ 政史地在报考范围上没太大区别,选一到二门自己喜欢的,之前上海的数据显示,政治是选择人数最少的。

对高一阶段的学生来说,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

高一阶段在家长多多关注选科的信息时,同学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好每一科的必修内容,以确保之后顺利通过合格性考试,并通过学习感受各科在高中的学习特点,各科的压力情况,通过排名进行综合比较,从而找到自己的优势学科。这对后续的选科也是很重要的!

对高二年级的启示

对高二的学生来说,选科确定之后,高二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搞定合格性考试、全力以赴准备等级考了!

根据各省市已发布的政策来看几乎是高一第二学期末开始的每学期末就会开始合格性考试等级性考试多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末!具体来看看2017年开始改革的两个省份考试时间安排↓↓

天津市新高考各科目考试时间安排

北京市新高考各科目考试时间安排

所以,如果能在高一、高二尽早多考掉几门合格性考试,那就能为高考预留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冲刺复习,备战高考!

对高三年级的启示

对高三的同学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等级考+高考!当前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根据自己的选考科目选择大学专业。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有重要作用,想在未来从事上述相关行业,就必须学好物理。

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

思想政治与教育学、文学经管等方面的专业有很大的关联!

历史必修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选修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兴趣,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独立、学会生存。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历史+政治+地理

不推荐理由:专业选择严重受限

传统的三门纯文科组合。这个组合的最大缺点就是专业选择严重受限!

因为不少高校专业和学院的要求是必须要搭一门理科,所以一门理科都不搭的纯文科组合在专业上就受到很大限制。

物理+化学+历史

不推荐理由:竞争太激烈

物理+化学+历史是一种偏理科的选择,是很多学生愿意选的组合,但也是所有20种选择里难度最大的一种组合。

为什么这3门组合选的人最多?因为物理,化学有中考基础,初高中学习是一致贯通的;而历史比之政治更方便记忆和发挥。也正因为如此,很多高中这三门课的师资力量也都是比较强的。

正因为选的人多,无论对于名校生还是对于一般生而言,选这套组合都极有可能因为碰到太多强手而造成翻船的情况。

这是因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成绩不是用的原始分数,而是根据考生成绩在整个考生群体中的排位换算的等级分。选考的人多,拿高等级分的可能性就越小!换言之,在这3个科目上也是最容易遇到强手的,那么同时报考这3个科目,就算是再强的学生,要全拿A,甚至拿2A1B,都有点危险!而很多知名大学明确要求3科必须A!

地理+生物+政治

不推荐理由:大学难以衔接

这个组合其实就是把上面那组反过来,也是原来高考文理综三门里比较冷门的科目,属于两文一理组合。

这个组合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和大学课程很难衔接上,除了一些生物相关类专业外,大学许多理工科专业都需要一定的物理、化学知识,文科类专业都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因为“文史哲不分家”嘛。

此外,由于这三门课比较冷门,好老师几乎都集中在高中名校里,一般高中师资都比较一般。因此特别容易撞上名校生,进而形成激烈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