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过后,考生和家长又围绕着志愿填报忙碌起来。面对那么多学校和专业,如何选择让很多考生和家长犯了难,这也让帮助考生填报志愿的辅导市场渐渐火了起来,“大数据预测录取概率”“专家一对一咨询”等填报服务五花八门,要价数千元到数万元。
考生和家长越来越重视高考志愿填报,这是好事,而一些社会机构针对考生和家长的需求,推出志愿填报服务,这也算满足市场需求。但是,由于准入门槛低,高考志愿咨询服务也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有的甚至存在虚假宣传情况,误导家长。这需要家长理性选择。与此同时,高中学校也要重视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指导,纾解家长和学生的困惑。
由于高考填报志愿和高校录取,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点,考生填报志愿时,并不知道其他考生的志愿填报走向,也不知道高校今年的录取分数——今年的录取分数要在高考投档、录取结束后才知道,由高校招生计划和学生填报志愿的情况决定。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只能综合往年信息,结合今年招生计划进行填报。针对这一情况,机构可为考生、家长提供大数据处理服务,即对往年数据进行处理,减少考生、家长选择学校、专业的工作量,如果机构使用的数据是真实的,且分析处理数据符合高考录取规则,那对考生和家长填报高考志愿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但有一些机构,却对数据来源夸大宣传,甚至对考生和家长进行虚假承诺。比如,有的机构宣传有独家“内部数据”。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所有用于考生填志愿的数据,各地教育考试招生部门都必须公开,没有什么内部数据。还有的机构宣称可以准确预测所有高校的录取分数,这也是不可能的。
这些机构之所以这样宣传、承诺,是利用家长的焦虑情绪,以及对高考录取规则的不了解。因为只要家长了解高考录取的规则、流程,就不会轻信机构的承诺。包括选择一对一咨询也是如此,有的家长就把志愿填报交给专家,但专家角度的志愿选择并不一定适合学生,同样,家长志愿也并不一定是适合学生的志愿,填报志愿可请专家咨询,家长也可发表意见,但最终应该由学生自己决定。
治理高考志愿填报市场存在的乱象,一方面需要教育考试招生部门和高校严格落实关于信息公开的规定要求,及时公开所有招生录取信息。高校的录取信息,在高考录取结束时就应该公布,可有的高校专业录取数据直到来年快填报志愿时才公布,这就会增加家长的信息焦虑,也给了一些机构用信息卖钱的商机。
另一方面,高中学校要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生涯规划教育是学校应该给学生进行的重要教育。但不少高中学校,只关心学生的高考成绩,并不重视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当学生不能在学校内获得指导时,就会寻求校外机构的指导。由于缺乏对基本政策的了解,也不懂该如何进行升学规划,家长就会被一些错误的信息误导。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就要结合高考升学目标选择学科,同时,高中实行选课走班,也要求学生有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教育部也已经要求高中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关键在于要切实落实。
(作者熊丙奇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小贴士
2018年高考已经结束,但是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并未感到放松,因为高考过后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等待成绩公布填报志愿。正如许多经历过高考的“过来人”的体会,志愿报得好,也相当于变相为高考加分,然而面对众多的学校和专业,如何选择让很多考生和家长犯了难,正是捕捉到其中存在的巨大商机,网上的一些报志愿“神器”也火了起来。
1.“过来人”吐槽专业
一些大学生表示,如果可以重新选择的话也许不会选择自己现在的专业。大学生小李学的专业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小李坦言,当初报考时并不是很了解,“上了学才知道,这个专业就业面比较窄,今后的就业方向可能要去一些食品厂工作,在中小城市找到对口的工作很难,在大一点的城市食品厂也都是离市区比较远,我了解到很多学姐学长毕业后都转行做了其他方面的工作。”小李表示毕业后他也许也会转行。
也有人表示当初自己的专业是父母给选的,根本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小王家里的亲戚好多都是从事财务工作的,家人觉得这一行越老越吃香,父母也给小王报了财务相关的专业,但是这个专业小王并不喜欢,也觉得自己的性格并不是一个能坐得住的人,越来越觉得自己不适合做这个工作,但是自己又不能重新选择专业,所以就希望赶快熬到毕业。
“上大学之后,明白了一个道理,高考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起点,所以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的全面一点,因为未来的路毕竟还有很长,毕业之后还会涉及到就业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家长在帮孩子选择专业的时候,还是应该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专业的就业情况等问题,要不然等上了学后悔都晚了。”大二学生小张对记者说。
2.“天价”填志愿“神器”
对于填报高考志愿,有人称其为“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足见志愿填报的好也相当于为高考加分,因此家长和考生对填报志愿相当的重视,这也让很多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各种各样的高考志愿咨询服务应运而生,“大数据帮你填报上好大学”之类的广告比比皆是,有的一对一咨询价格甚至开出低则数千、高则上万元的“天价”。
在某购物网站搜索“高考志愿填报”关键词,出现的搜索结果多达96页,其中有填报志愿的书籍,也有填报志愿卡,以及专家一对一咨询等服务。在一些知名网站,也可以看到很多推销填报志愿“神器”的广告。
对于这些“神器”,一些家长觉得可以试一试,认为可以给自己多提供一个参考意见,“因为我看到他们说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算法选学校和专业,我觉得有数据依托还是比我们人工更科学一点,如果几百元的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可以做一个参考。”高三毕业生家长王女士对记者说。
也有家长认为,不能太相信所谓的“大数据填报志愿”,“我看到网上就有人说,这种填志愿‘神器’不准,有人说他们的数据都是几年前的,所以我感觉所谓的大数据也就是个幌子,不能太相信,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还得考察好要报考的学校以及孩子自身的特点来综合来考虑。”高三毕业生家长张女士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