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中国好课堂的用户?马上注册
高中高考资讯
中高考生撕书发泄,背后折射出来的教育问题更值得关注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4日
信息来源:水寒说语文
分享:

中高考前后,每一年都会有很多关于考生撕书的新闻。看那雪片般从天而降漫天飞舞的书页,那景象怎一个“壮观”了得。

6.jpg

这甚至成为某一些地方的学校一种不成文的固定活动。有人表示理解,认为这是一种难得的宣泄,要允许考生在高压之下释放自己。也有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专门出台规定,严禁撕书这种行为,但却效果不佳。

我能理解考生宣泄压力的需要,更何况那些什么练习卷子啊,高分秘笈啊,满分宝典啊,本来价值就不大,撕了也就撕了,扔了也就扔了。但是不是宣泄学习的压力一定要用撕书来表达呢?撕书背后又有怎样的教育问题值得思考呢?

7.jpg

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可能很多人都读到过:

犹太人让还不识字的孩子去亲吻涂着蜂蜜的《圣经》,让孩子从小就有一个认识:书是甜的,知识和智慧是甜的,学习和阅读是一件快乐幸福的事情。

其实,不止是犹太人的小孩会觉得学习和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哪一个孩子小时候会不觉得阅读和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呢?

很多为人父母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晚睡前,给孩子读书讲故事,先要讨价还价,妈妈说讲两本,孩子非要说讲五本,最后互相妥协决定讲三本,直到上眼皮和下眼皮止不住地打架,书本一扔,浑然睡去,结果还常常被孩子推醒来要求接着读。

小孩子最不会伪装,他一定是从这种读书和学习的活动中品尝到了快乐,然后才这样乐此不疲。但是,长大之后,有多少孩子还有这种学而不厌的劲头儿呢?或许正好颠倒过来,老师和家长要求他读三本,他能读一本就不错了吧。

那个以求知为乐的孩子哪里去了呢?难道仅仅是因为长大,仅仅因为是对外界事物习焉不察,熟视无睹了吗?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8.jpg

我们的教育,常常为了拿高分而不断地反复机械训练,这样做固然有助于拿到高分,在特定的阶段作为敲门砖对学生有帮助。但是,这种机械训练拿高分的方式从初高三蔓延到中小学的各个学段,对学生的求知欲损害则不可估量。对已知的不断重复会必然让人心生厌倦。

作为老师,以我的个人的经验来看,现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和若干年前同年龄孩子相比,在知识的丰富程度上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却有越来越多的孩子求知动力明显不足,甚至是厌学。

不过,也有一种怪现象,这些在体制内学校明显被判断为厌学的孩子,因为在体制内学校待不下去了,不得不另觅出路,在去了国际学校或者出国学习之后,常常又变成一个对学习充满热情的孩子。这种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现象很值得思考。

我们的教育,常常告诉学生学习是苦的,当学生对学习有所抱怨时,家长和老师会很理直气壮地教训说,学习本身就是苦差事,哪个学习不苦呢?不吃得苦中苦,如何能为人上人呢?或者会苦口婆心地劝诱,现在辛苦一点儿,等你上了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生)就好了。可真等到了那个阶段,很多人却觉得自己被骗了。

不过,学习真的是苦差事吗?当我们把学习定义为苦差事时,实际上就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确认了其不可持续性。除非为了某一种利益驱使,从人的本性上来说,哪个人愿意会一辈子都让自己吃苦呢?如此一来,终身学习岂不是也成了一种伪概念吗?

看看我们今天很多人的学习状态,不说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从此与书本绝缘,就是那些考上大学,甚至读了硕士博士的,一旦拿到了学位,从此再也不读书,这样的人不也比比皆是吗?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吗?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实现从“知之”,到“好之”,再到“乐之”的飞跃,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学习的可持续性,才有可能实现终身学习。

“苦”和“累”并不是一回事,“苦”的学习不可持续,如果能从学习中真正感受到求知的快乐,哪怕累,但也会快乐着,而这快乐才是真正支持可持续学习的源源不竭的动力之所在。

学生时光哪怕再长,包括硕博阶段,也不过二十年而已,如果在这二十年中,因为功利的学习,不断疯狂填鸭,不断机械训练,透支了学习的热情,扭曲了学习的本质,不能从学习中真正体会到快乐,让人生中另外的两三个二十年的时光,因为讨厌读书,处于停滞不前甚至退步的状态,哪一个损失更大呢?

有时候“无感”并不是一件坏事,无感只是一种中立的状态而已。当我们为了某一特定的短期目标拔苗助长,结果却适得其反,非但没有好感,反而发生了反感。而一旦反感,那就很麻烦,因为从反感变成好感的可能性比从无感到好感的可能性要小的多得多。

为了孩子,为了终身学习不再停留于一个口号,在高考生撕书这件事上,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都有必要好好反省一下,到底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