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认为高考分数决定了人的一生,而实际上,高考分数只决定了考生择校的基础,高考报考的过程才是决定考生学校和专业的最重要步骤,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正确规避报考误区,做出正确的选择十分关键。
高考报考到底存在哪些“陷阱”?这些“陷阱”又该如何避免?本期小编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清华大学硕士,北京生涯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专家姜萌老师,为大家解读那些高考报考中不得不提的5大误区。
TOP5误区
不理解报考三原则
存在问题:
考生A:“高考报考要不就是选自己喜欢的专业,让自己的兴趣得到深造;要不就选个离家近的,生病或者大事小情家里能帮着点;再者成绩好点的就去北上广闯荡闯荡,大城市毕竟发展更好。”
考生B:“不管什么专业,只要是985、211就一定要进,总比其他的学校强。”
考生C:“选一个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填报就行了。”
专家排雷:
高考报考的三原则十分重要:
第一个就是选择自己的专业。如利用“霍兰德性格测评”等工具了解自身性格、价值观等情况与专业要求进行对接从而选择到适合自己的专业。
第二个就是地区,地区的选择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报考时,做出正确的地区选择有利于缩小选择范围,方便院校和专业的选择。
第三个是院校,要做到识别院校名称,冷静选择。
在报考时,以上三者要考虑综合情况,不应该偏重一个或两个。光挑选地区,考虑北京等大城市和离家距离,忽视剩下二者,最后选择的院校竞争力也不太大。再有,如果只考虑院校,非985、211不上,放弃专业的挑选,则对于自己来说有些得不偿失。
TOP4误区
盲目追求热门和就业率高的专业
存在问题:
小陈想学经管类专业,但是父亲说:“你没有社会经验,你还这么小,你怎么知道学什么好,学什么不好,我肯定比你懂得多。再说,现在计算机和生物工程都是热门专业,以后好就业,这可是一辈子的事情,由不得你胡来!”小陈的专业最终是“被选”的,“志愿征集表”是由父亲填写的。最终,小陈还是读了父亲理想的专业——计算机,他每天都要面对看不明白也听不懂的课程,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于是他渐渐地开始旷课、不参加考试,甚至产生了心理问题,不得不退学回家。
专家排雷:
热门专业不见得永远是热门,现在冷门的专业,几年后可能是热门专业。并且选择专业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兴趣,要考虑孩子的性格特征是否适合学习类似专业。志愿填报涉及考生今后的学习和就业,家长应多征求孩子的意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志愿填报方案。
TOP3误区
模糊不定的院校信息
存在问题:
小范高考成绩很好,之前一直以为只要高考分数高,肯定能上一所好学校,但是当拿到“志愿征集表”的时候,才发现,事情不是这个样子的!无奈之下,小范去问高中的班主任,去问在上大学的邻居,去问已经工作的亲戚……但是大家给出的答案都不一样,于是小范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矛盾之中!
可是时间不等人,于是小范翻开报考指南,选择了几个印象比较好的学校,然后去网站查了查,感觉还行,就报了这几所院校。专业就更令人头痛了,小范根本不知道这些专业都要学什么,毕业之后可以做什么,于是胡乱填了几个专业,但是连他自己也弄不大清楚,这几个专业到底是怎么回事!
专家排雷:
选择高校需要注意的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建校时间。建校时间越长的高校,实力越强。
第二个就是所在地区。不能根据校名猜测所在地区,并且要精确到在大地区下所在的小地区。例如联合大学虽然在北京但是有很多的校区,分布在各个地方,所以一定要清楚你选择的院校和专业具体在什么位置。
第三个就是所属部门。不同的所属部门对于学校的政策也不一样,绝大多数的高校属于教育部或者省教育厅,但存在一些特殊的高校属于各部委的。
第四个就是985或者211。
第五个就是专业优势,比如工科院校工科就比较强。最后就是学校的历史沿革。具体指两方面,其一是历史上到底属于什么类型的学校;其二,在历史过程中合并了哪些学校,这也会改变学校的专业优势。
TOP2 误区
错误的志愿填报方式
存在问题:
很多省份的高考志愿填报时间都定在了6月23日出分以后,因此很多考生、家长甚至学校老师都认为高考志愿要在出分以后考虑最合适。殊不知现在高招政策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招生规则相对复杂,短短几天时间要收集分析大量信息,弄懂录取规则,报好志愿实属不易!
专家排雷:
首先要了解全国各个地区的报考方式,了解所属地区的填报志愿是什么形式的。
再有了解志愿填报的具体内容。顺序志愿是先看分数再看志愿,把报考的考生按照分数从低到高进行排队,首先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录满就不再考虑第二志愿。平行志愿是先看分数后看志愿,不存在上述情况。虽然顺序志愿已经很少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地区的平行志愿是除第一志愿外,其他志愿为平行志愿,其实是另一种的顺序志愿。
TOP1误区
看名字选院校
存在问题:
山东省文科考生小陈,头脑灵活,善学数学,喜做生意。想要学习经贸类专业,高考结束,没想到自己考砸了,省内的几所经贸类大学是不敢报了,于是他转而填报了邻省的石家庄经济学院并被录取。随着对学校的深入了解,发现原来自己就读的学校是一所以地质类专业为特色的大学,该校前身是河北地质学院,经贸类专业并不是该校的强项,因而大失所望。
专家排雷:
只能看名字选择院校其实风险特别大。比如,中国开头的院校名字,不一定都在北京。如中国医科大学就在辽宁的沈阳;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虽然在北京有院校,但是在地方同样有名称一样的院校,是历史遗留问题,所以报考时一定要看清地区。
再有,省份命名的大学,不见得都在省会。如江苏大学不在南京在镇江、河北大学不在石家庄在保定等。其中,很多家长认为省会开头的大学就算不在省会也肯定在这个省,要注意的是存在这样的特例,河北工业大学在天津市。很多学校通过改名与并校的方式给家长和考生在选择时带来很大困难,因为校名已经成为对中国家长进行营销的最重要的一个手段。
高考寄语
希望姜萌老师的讲解能够帮助考生规避高考报考时的误区,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在自己梦想的地方为梦想努力奋斗!同时祝福2018届所有高考考生都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