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回不过去的,但思想常常如一根无形的杠杆把历史撬动起来,从而把某些历史元素重新激活,并对未来的研究产生直接的影响。
热点一:中国史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创新
热点介绍: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人文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2017年,史学界就此探讨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一)从历史学的社会性质出发论述历史研究的根本方法。(二)总结中国古代史学的珍贵遗产,继承和发扬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优良传统。(三)汲取国外、域外史学的有益经验,加强思想创新、理念创新、表达形式创新、传播路径创新。(四)重建中国历史的叙述结构以及历史书写的新视角。(五)从文化自信、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构建中国史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考前梳理及高考预测:儒学发展与文化自信
历程 | 地位 | 原因 |
春秋战国儒家思想创立和发 | 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 “仁政”、“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年代,其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革 |
秦朝时期 | 儒家思想受到压制 | 秦统一后,儒家依旧遵守旧的主张,非议那县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能为统治者服务。 |
汉代儒学的改造 | 儒学处于独 尊的地位 | 董仲舒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
宋明时期儒学的转型和成熟时 | 儒家思想 正统地位 更加稳固 | 儒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逐渐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理学产生并发 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
明清之际的批判继承 | 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仍占统治地位 |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封建统治的腐朽。 |
儒学的近代转换 | (1)抵抗派和洋务派:肯定并维护传统的伦理道德、纲常名教,但主张改变对外来文化封闭保守的态度,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挑战传统心态。既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又保留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 (2)维新派,康有为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结合。用用儒家思想的的权威为变法制造理论依据,以减少变法的阻力,从根本上否定了“中体西用”,实质上否定了儒家思想的治国指导思想的地位。 (3)革命派批判儒家思想,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学校不不拜孔子,读四书五经但并未在思想领域对儒家思想进行彻底批判。 (4)北路军阀出于复辟帝制的目的,掀起“尊孔复古”运动于复辟封建帝制的政治目的,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和护身符激进源全面挑战封建礼教,动摇了封建正统的地位。 |
对应习题:
对应习题:
1、在蒙元帝国统治时期,孔庙经历了破坏与重建,科举制也历经废而重置的过程。这说明 ( D)
A.游牧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不断 B.儒学受到其他思想的挑战
C.汉族官僚集团已成为权力中心 D.先进文明的历史传承价值
2.明清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化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诸葛亮的“忠”和关羽的“义”.《水浒传)中武松等人的“忠”“义”。此类小说(A)
A.影响了民间的文化心理建构 B.反映出明清社会的风俗良善
C.被官方广泛刊刻向全国推介 D.成为当时通俗文学发展主流
3. 1917年,陈独秀在《答俞领华(宗教与孔子)》一文中指出:、“中外学说众矣.何者无益于吾群?即孔教亦绝非无可取之点,惟未可以其伦理学说统一中国人心耳”。据此,陈独秀认为 (C)
A.儒学可以推动社会进步 B.摒弃资产阶级的价值观
C.传统文化存在有益成分 D.对东西方文化态度片面
4.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这一论述旨在说明 (D)
A.周文化和希腊文化的相似性 B.在当时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频繁
C.东西方文明起源的时间相同 D.周文化在中国的文化原典地位
热点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视野下的区域经济社会
热点介绍:“一带一路”倡议问世后,推动了中国历史学界对于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所带动的区域间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促进了世界的进步和发展。因此,2017年,学界更多地将视野集中于区域经济社会层面:(一)梳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变革、衍生对地方区域贸易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例如,连通黄渤海沿岸地区的北方海上丝绸之路,或称“东海丝绸之路”,由黄渤海沿岸地区通过经济文化交流而逐渐形成,在区域空间上与南海丝绸之路互为补充,丰富与完善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区域地理空间,为相关区域研究奠定基础。(二)探讨古代区域经贸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如广东、福建、浙东、岭南、江南等地区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贯通下,与西方世界展开了深入的经贸往来。(三)研究典型商品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流动,诸如丝绸、瓷器、南京布等中国商品远销海外,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四)研究经典案例如“东印度公司”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历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考前梳理及高考预测: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过程:魏晋开始南移,南宋南移最终完成
主要原因:
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2.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
3.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4.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5.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2.使南北对人口分布趋向平衡。3.促进南方人才教育的发展。
4.促进民族融合,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中西阶段特征:
明清时期(1368-----1644——1840-------1912)时代特征: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封建制度逐渐衰落。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政治: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明太祖废中书省设三司,权分六部,后废除宰相制度,明成祖时内阁正式出现。清初机构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六部,康熙设南书房,实行密折制度,雍正设军机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经济: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 地域性商人团体徽商晋商,明朝“海禁”、清朝“闭关锁国”,农产品商品化、区域特色。
思想:在思想领域,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八股取士,文字狱禁锢思想,但也产生了反封建进步思想;(李贽——离经叛道、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 、顾炎武------经世致用、王夫之——唯物主义。)在科技领域,中国虽仍在传统科技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近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则明显落 后于西方;在文学艺术领域,则开始出现鞭挞封建礼教,反映封建制度没落的小说和戏剧作品;图书编撰成就突出;西学东渐一度出现;文化专制进一步发展。
西方:
经济上:14~15世纪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国的联系加强,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西欧国家推行重商主义、殖民扩张。
政治上:先后爆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1640-1688)、美国独立战争(1776-1783)、法国大革命(1789--1794),这些革命运动被称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一些国家确立。
3、思想文化上:14~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掀起了文艺复兴运 动和宗教改革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精神枷锁。17~18世纪,启蒙运动兴起,为资产阶级提供了一整套政治设想。
4、国际关系上: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以西班牙、葡萄牙为代表的殖民主义者加紧对亚非地区的殖民扩张,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17世纪开始,后起的英 法等国为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肆进行殖 民扩张,争夺殖民地和殖民霸权的斗争激烈,英国后先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在18 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欧洲国家的争霸是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
近代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中国的社会转型:
阶段 | 表现 | |
1840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政治 | 两次鸦片战争使列强逐步打开中国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先进的中国人提出最早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 |
经济 | 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中国被强行纳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面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这是近代中国最先进的生产方式,顺应了工业文明的潮流和趋势。 | |
思想 | “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思潮。林则徐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以此为指导掀起了洋务运动,但仍然停留在学习西方“器物”的浅层次上。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主张,把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提升到“制度”的层次 | |
甲午战后(1895) | 政治 |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陷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义和团面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但也存在盲目排外的局限性 |
经济 |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华进人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 |
思想 | 甲午中日战争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最强音,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中国政治民主化由此开端,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 |
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1912-1919) | 政治 |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实现了从帝制到共和制度的历史性变化。 |
经济 |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国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领导了一系列新型的革命斗争,如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 | |
思想 |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人人心。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改革开放:
阶段 | 表现 | |
过度时期(1949-1956) | 政治 |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以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这是-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按照宪法的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城自治制度确立,构成了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石。 |
经济 | 1953年,党公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同步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 |
外交 | 新中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新中国步人国际外交舞台。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 |
社会主义曲折发展(1956-1976) | 政治 | “左”倾错误不断发展,最终导致十年“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
经济 |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中共八大、60年代初期对国民经济的调整等;另一方面探索过程中出现了失误,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 | |
科技文化外交 | “两弹一星”、交水稻选育成功;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 政治 | 提倡“依法治国”,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和法 制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一国两制”取得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 |
经济 |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开始了历史性变革;城市中的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中共十四大确立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 |
思想文化 |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期科技、文化、教育事业也蓬勃发展 |
1.(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7)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B)
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 | 宋 | 明 | 清 | |
河南 | 15 | 16 | 2 | 1 |
江苏 | 7 | 8 | 17 | 49 |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2.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这反映出中国 C
A. 对外贸易由出超变为人超B.丝茶总产量呈现下降趋势
C.卷人世界市场的程度加深 D.政府仍严格控制丝茶外贸
3.徽州是“程朱阙里”,享有“东南邹鲁”的美誉,其对微商的影响,清人戴震曾说“(徽商)虽为贸者.咸近士风。据此可知,当时徽商的核心价值取向是(B) A重义轻利 B崇德治生 C.明礼知义 D.亦士亦商
4.1953-1959年沿海与内地基本建设投资统计表
上表所示的我国基本建设投资反映了这一时期( C )
A.沿海地区成为大跃进运动的重灾区
B.内地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沿海地区
C.国家重视改变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
D.全国工业重心实现了向内地的转移
二、非选择题
5(25分)材料一:明末清初王朝易代之时,国人的思想观念有一次变化。
这次较大的变。这一次变化,表面上看似乎是满族政权取代汉族政权,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当时个性解放的呼声已经非常强烈,出现了一批要求冲破“天理”教条束缚,尊崇人性性情欲的思想家。在明代政治极端专制的环境下,民主意识也在萌生,进而对专制制度提出了批评。明末清初,南方部分地区的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已不是为了满足自给自足生活的需要了,工商观念发生变化,社会民尚由此发生了改变。
材料二:清末鸭片战争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又发生了一次较大的改变。英国人的炮火惊醒了国步自封的中国,动摇了中华帝国老大的观念。魏源等先进知识分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号召。甲午战后,人民对传统的君主专制理念逐渐怀疑,开始接受民主、宪政等理念。同时,温主尔雅的传统礼仪也被质疑,而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念则逐渐风靡神州大地。
摘编自张传玺、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两次思想观念变动的内容。(10分)
第一次:造求个性解放,反对程来理学的思想束得;批判君主专制;批判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第二次:冲破了天朝上国的观念;批判封建君主专制、要求实行民主宪政,进化论广泛传播。
(2)根据材料二并精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思想变动相同(15分)
相同:都受到战争、政治变动的影响;都有对君主制度的批制;都起到了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6分)
不同:第一次更多是国内因素变动,第二次受到外来侵略的冲击;第一次更多是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和批判继承,第二次更多的是对西方文明的吸收;第一次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政治变革,第二次为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提供了部分理论基础。(9分)
热点三:海昏侯墓考古成果对汉史研究的推动
热点介绍:以江西南昌紫金城为代表的西汉海昏侯国都和以海昏侯墓为代表的墓葬区,是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重要的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时至今日,墓中已出土金器、青铜器、玉器、竹简、木牍等文物一万余件,成为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领域新的、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2017年,学术界对此展开了考古及相关历史文化的研究,主要成果包括:(一)结合调查勘探和考古数据,推进了海昏历史地理及江西区域文化研究,弄清了以海昏侯都城、墓园区、贵族和一般墓葬区为代表的汉代侯国的基本布局。(二)对出土文物价值与工艺的研究,包括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编、草编、纺织品和简牍、木牍等。(三)以海昏侯墓为例,探讨汉代墓外设施的价值和意义。(四)通过墓葬考古资料的发掘和研究,对汉代政治、礼制、风俗等进行了重新审视和修正。
考前梳理及高考预测:
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表现 | |
政治 | 秦统一后,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地方王国势力逐渐扩大,严重 威胁中央集权。西汉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消除了王国威胁,巩固了中央集权,建立中外朝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
经济 | 小农经济继续发展,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强化,田庄经济盛行,汉武帝时实行盐铁专卖。 |
思想 | 汉初实行无为而治,西汉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想础,吸纳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思想和中国传 统文化的主流,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复存在。 |
对应例题
1.春秋后期至战国时期,并田制逐渐被破坏,土地私有制开始产生。可是从现存资料看,关东六国不见得有法律承认的迹象,西方的秦国却在商鞅变法时,“废井田,民得买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第五年(公元前216年),下令“使黔首自实田”。据此推断,春秋战国时期(B)
A. 东方六国未曾产生土地私有制B.土地私有制在秦国较早确立
B. 成文法的制定最早出现于秦国D.井田制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2.汉代帝王除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外,自西汉惠帝、东汉明帝以下,帝王谥号无不标以“孝”子。对此,颜师古说:“ 孝子善述父之志,故汉家之说,自惠帝以下皆称孝也”。这反映出汉代(A)
A.国家治理深受家庭伦理影响B.宗族与政权分离已经成为常态
C. 始终以儒学为治国指导思想D.举孝廉成为选拔官员惟一方式
3.汉武帝逝世后,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主持尚书台 (内朝)的工作。在废除昌邑王刘贺的皇位过程中,霍光是核心决策者,但领衔上奏太后时,却把丞相张敞放在第一位。这表明当时 (D)
A.丞相依然独揽大权 B.尚书台是最高行政机构
C.霍光推卸叛君责任 D.尚书台的职权显著增大
4.秦和西汉时期,中央实行丞相制;东汉初年,“三公九卿制”的中央职官体系确立;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建立,形成了三公、三省两套各具实权的职官系列。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C)
A.中央集权高度强化 B.宰相制度名存实亡
C.决策行政职能分离 D.中央职官体制完善
5.李世民评价曹操“栋梁之任,同乎囊时:医正之功,异乎往代”。朱熹则说曹操“不唯窃因之柄,和圣人之法也窃了 ,这表明 (D)
A.古人评价历史人物带有很强的随意性 B.个人好恶是影响人物评价的主要因素C.宋代戏曲艺术导致历史人物的脸谱化D.价值取向是影响历史解释的重要因素
6(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C)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热点四:地域民间信仰的历史脉络与体系构建
热点介绍:民间信仰尤其是民间俗神信仰,渗透在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一个民族显现同一性,维系着一个民族的统一意识,故而研究民间信仰是研究民族历史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民间信仰扎根深厚、分布广泛,各种地方性神祇信仰形态层出不穷。作为历史文化延续的一部分,民间信仰在传播与传承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异,实则受到国家与地域不同历史环境的影响塑造而生发。2017年,历史学界围绕这一主题,主要聚焦于如下方面:(一)针对区域内较为流行之神祇信仰的起源、传播与变迁作全方位的梳理探讨,尤其注重传播与延续过程中的外部环境如地方宗族、地方政治对信仰的“改造”与影响。(二)对信仰活动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给予历史人类学解读,例如女性群体对于信仰的参与实践。(三)对信仰空间深入探究,如庙宇空间以及信仰的地理分布。其中,又将文本作为信仰的载体空间,对文本中的神祇进行观照,提供了较为新颖的视角。这些研究,清晰勾勒了地域民间信仰的历史脉络与体系构建,较为全面地呈现了信仰的整体形态。
考前梳理及高考预测:
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及认识:
唐诗:政治开明,国家统强盛,文化政策开明;经济发达,封建农工商业活跃;唐朝科举考试的促进。
宋词:宋代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队伍壮大;社会矛盾尖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更能抒发感情、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明清小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人强化阶段,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社会不满,写出了批判现实的力作;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学是社会的窗口,是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艺术反映。
对应例题
1.2016··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C)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2.(2013·新课标全国Ⅱ·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C)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3.(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B)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4.(2012·文综·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D)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热点五:白银进出口对明清货币制度的影响
热点介绍:从明代万历年间到1820年代,中国是巨额白银的流入国;而在鸦片战争前后的二三十年中,由于鸦片的输入,以及从1860年代起的外贸逆差,中国又成为白银的流出国。白银的流入和流出都关系到当时中国货币制度的变革与重构:流入时期,以白银替代宝钞,可以避免政府在缺乏制度约束条件下滥发纸币所导致的经济波动和民生灾难;流出时期,市场向内外扩大,中国经济对货币的需求增加,货币体系中重新出现纸币和其他多种信用工具。对此,学界有着长期而深入的探讨。2017年,关于此主题的研究主要有:(一)对白银货币化及货币本位制的过程及影响的讨论。(二)对清代地方货币金融体系的创新和发展的研究。(三)货币经济的对外交流问题。(四)明清时期白银的输入与澳门的兴衰等。
对应例题:
1.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C)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2.表2 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 |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 宝钞23、银1、布1 |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 银52、稻谷1 |
表2反映了(A)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3.(2014·全国Ⅰ·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
4·文综·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B)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热点六:古代监察制度演进中的历史经验
热点介绍:中国是最早建立监察制度,并将其置于国家主要典制地位的国家之一。古代监察制度随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而建立,萌芽于先秦,形成于秦汉,发展于魏晋,成熟于隋唐,强化于宋元,在明清时达到顶峰,并且各时期皆有发展脉络和时代特点。监察制度的不断强化和完善,既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也保证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研究梳理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变,对现代行政体制建设将起到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2017年,历史学界围绕该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机构的演变及其改革经验。(二)古代监察制度对现代监察制度的启示和借鉴。(三)古代反腐败的模式及对现代反腐的思考。(四)监察思想、体制与法律的互动关系和内在机理等
古代的选官用官制度和监察制度。
1.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
朝代 | 制度 | 选官方式 | 选官标准 | 选官权利 | 评价 |
夏商周 | 世卿世禄世袭 | 世袭 | 血缘 | 贵族垄断政权 | |
秦 | 皇帝直接任命 | ||||
汉 | 察举制 | 举荐 | 孝廉品行 | 地方 | 前期较好,后期导致官僚集团出现 |
魏晋南北朝 | 九品中正制 | 举荐 | 门第 | 地方 | 前期较好,世家大族垄断仕途 |
隋唐-清 | 科举制 | 考试 | 才学 | 中央 | ①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把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
演变趋势:(1)选官标准由家世r ]第逐渐发展为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2)人才选举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2、古代监察制度
西周:设三监加强对殷民的控制,秦朝设置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汉代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北宋设置通判监督知州;明朝设置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监察事务。
热点七:近代中国城市的公共空间管理
热点介绍:城市是社会发展的缩影,是时代巨变的物质见证。随着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城市治理和空间规划等问题逐渐凸显。同时,近代中国门户洞开,西风东渐,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亦大大推动了中国城市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成果已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2017年,这一主题仍然吸引学者积极探索,主要集中在:(一)近代中国城市的公共空间管理,如公共空间的规划、公共交通和卫生的管理。(二)对城市人口管理的研究,如摊贩管理、人口变化研究等。(三)对近代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变迁的研究,如剧场建筑、休闲场所的变迁。(四)对城市生活史和城市发展特点的研究等
热点八:晚清民国时期华侨华人社会变迁
热点介绍:晚清以来,华侨华人广布世界各地,在中国近现代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华侨华人艰辛创业,逐渐融入居住国(地)的主流社会,社会地位逐渐提高。他们身在海外,对祖国怀有浓厚的情感,在中国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做出了独特贡献。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海外华人社会,也为当地的社会发展贡献良多,产生了深远影响。2017年,此主题研究的新进展包括:(一)华侨华人形象研究。(二)华侨华人与所在地之间的关系研究,如排华事件等。(三)华侨华人的族群认同研究。(四)华侨华人的慈善组织与社会服务等。
热点九:孙中山研究的新成果
热点介绍:近年来,以人物为切入点,观察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方面制度建设与实际运作,已成为学术界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也使得相关历史人物成为研究热点。201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纪念日,中国历史学界因此掀起了对孙中山研究的热潮。相关研究延续到2017年,取得了一批新成果。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孙中山的生平事迹研究。例如,他的“北上”与逊清皇室交往,他与袁世凯进行迁都之争论,“南下”武汉访问之行以及回乡省亲等,呈现出孙中山更加饱满的人物形象。(二)孙中山的思想观念研究,如“天命论”“革命破立观”“国际秩序观”等。孙中山在中国传统伦理观念指导下,不断地对中国传统政治、革命践行、军事发展、国际关系等领域进行探索,并形成一系列具有个人色彩且成体系的观念理论,成为思想史、革命史、政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三)孙中山的方针政策研究。他对治党治国有着自己的理想追求,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方针政策,对革命的未来走向与国家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史学观点:论孙中山的国际秩序观
孙中山在创立三民主义。进行革命安践的同时,逐南形成了有浓重的中国传统伦理观的国际秩序观。他从最初的黄白与欧亚之争。进而将世界分为“压迫”和“被压迫”以及“帝国主又“和反帝国主义”两大阵营。提出了公理强权的国际分野。从对欧美国家强权政治的批判中。孙中山挖掘中国传统伦理观中的积极因素。明确提出“王道”“正义”的国际规则,顺应了世界的发展趋向。他以中国为重心题考国际秩序问题。重视和强调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从汉民族国家的主张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国家构想。他又阐发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并吸收近代文明。构筑了人类社会美好的国际景愿,认为天下大同是人类进化的历史必然,只有争取国家、民族的独立平等才提实行这一理想。移中山的国际秩序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旨在解决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重要的思想价值和实践意义。
热点十: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新进展
热点介绍:2017年,时值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八十周年,抗日战争史成为关注热点。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下述领域取得了新进展:(一)抗战时期中国经济的研究,包括财政货币制度、租息税制、工商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土地制度和运动、劳动力情况。(二)军事方面的研究,包括战略指导、武器装备、华侨在抗战中的作用和意义。(三)教育方面的研究,包括大后方民众的教育、战区学生的教育救济、史学话语与历史教育、西南联大的学术发展。(四)抗战中的共产党研究,包括党风建设、党的声望、党内干部群体管理机制等。(五)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暴行研究,包括对河南、云南、青海、重庆、锦州、成都、武汉等省市所遭遇的无差别轰炸中涉及的伤亡人数与受损情况、社会影响与应对策略,以及罪责追讨等问题。
1、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一方面是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积极推进全球化进程,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是美的“退群”。特朗普上台后,退出TPP、退出亚太再平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退出气候谈判的《巴黎协定》等等,当然还有英国的脱欧。
历程 | 推动因素 | 主要表现 | 同期中国状况 |
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15C末--18C中 | 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 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君主专制达到顶峰;重农抑商,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到最终形成19C初到20C初 | 两次工业革命;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 由于新交通工具的出现和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及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中国被迫开放,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开始向西方学习,先后掀起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
世界市场陷入困境(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 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 | 贸易保护主要盛行 | 民族资本主义有迅速发展到日益萎缩;五四运动兴起、国民革命展开,土地革命进行,抗日战争胜利 |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二战后至60年代) | 经济危机和二战的教训;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 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的建立。 | 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获得民族独立;新中国成立,模仿苏联实行计划经济;外交上“一边倒”,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20世界90年代以来) | 科技革命的推动;两级格局结束;跨国公司;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区域经济组织的建立;跨国公司;世界贸易的发展 | 改革开放成就巨大;加入世贸组织;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
2、纪念戊戌变法运动120周年
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先进分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先是从器物文化上的反思,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了19世纪70年代-90年代,历经了多次战争之后,中国社会的反思有了深化,具体内容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就是在确保中国既有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学习西方技术,兴办西洋式的工厂。虽然洋务运动使中国向现代化迈出了一大步,但最终还是失败了。甲午战争失败之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中国的制度进行了反思,1898年的戊戌变法虽然只有百余天,但它的意义是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对中国社会进行制度上的反思,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也正因为是第一次,因而对后世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有特殊价值的。
考前梳理及高考预测:
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主张
1、背景:①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②西学的传播③民族危机的加深
(2) 主要主张: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3) 早期维新思想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未付诸实践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
(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利用孔子的学说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
(2)成因:①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②主观原因:康有为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幻想“中西结合”。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4.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教亡图存为目标、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高强的道路,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b.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e.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抨击,开阔人们的眼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总之: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政议政,初步动掘了封建统治秩序,
清末新政的历史意义:
积极: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崛起;促进法律现代化;促进政权机构现代化;促进中国军队近代化;促进新学教育兴隆;促进民主革命
消极:增加人民负担;袁世凯集团崛起;强化国家机器;加深列强侵略;催生边疆问题。
3、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著名的《共产党宣言》。170年来,《共产党宣言》一直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圣经”。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以后,国际主义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但《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历史规律依然在发挥作用。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西方所遭遇的困境和中国经济的“风景独好”,使得国际共产主义的经典理论包括《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受到学术界普遍的关注。因此,《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的历史就更加值得纪念。
由空想 到科学 |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 了一系列美妙的设想。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 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 关注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原因 |
由理论到实践 | 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 -次伟大尝试 | 把握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
由理想到现实 | 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苏俄(联)进行了曲折的探索。但最终都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1991年苏联解体 | 关注“战由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再到斯大林体制。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 关注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
4、1998年中国大洪灾(20周年)、2008年汶川地震(10周年),灾害学将再次引起关注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按照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所说的,中国的大一统体制实际上是基于抗灾而建立起来的。新中国建立以来,最大的自然灾难是唐山大地震。改革开放之后,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几乎每年都有,但1998年的特大洪水和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再一次给我们以警醒。在1998年特大洪灾20周年、2008年汶川大地震10周年之际,学术界会通过推动灾害学的研究来进行纪念。
5、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当然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第一,中国的力量发生了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第二,中国需要发挥大国作用,在海洋上也是如此。中国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背靠欧亚大陆面向太平洋。因而,中国不是陆权国家也不是海权国家,而是海陆权益兼顾的国家。第三,中国海洋观的复苏,对海洋权益有新的诉求。从保守、内敛转向了开放、积极作为的海洋观,并且中国正在努力构建全球海洋治理的价值(文化、观念等)、制度、方案等,尤其是以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来推进全球海洋治理。
6、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八大提出梳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经过5年的发展,这一理念在十九大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正式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这实际上体现了中国传统“义利合一”的义利观,在外交上则反映出中国不是追求狭隘的国家利益,而是追求世界共赢和共同安全。特别是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当今,全球化的负面效应也日益突出,任何国家都不能单方面地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跨国治理、跨国合作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因此,中国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考前梳理及高考预测:
回归教材、关注西欧的崛起及殖民扩张,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中各国的做法,梳理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及新中国的外交。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政治方面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进一步 加强。“一超多强”是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旧的两极 格局结束了,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格局处于新旧过渡时期 |
经济方面 | 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和发展,显示了目前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成果和前景。经济全球化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后,两次工业革命成为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国家新一轮的资本输出。尽管全球化面临一系列挑战,但这一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趋利避害,才能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
新中国的外交历程:
时期 | 国际、国内局势 | 外交政策 | 外交成就 |
新中国成立初期 | (1) 美苏“冷战”美国孤立中国(2)新中国需要国际社会承认 | (1)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原则(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侧重发展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2)出席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践行和平共处五项 |
20世纪70年代 | (1)世界局势发生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 (2)第三世界崛起 (3)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 “一条线,一大片”,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应对苏联威胁 |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中美关系正 常化(3)中日邦交正 常化 |
改革开放后 | (1)美苏两极格局逐步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2)中国改革开需要稳定的国际环境 |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改革开放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 |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极化趋势加强对霸权主义,维护开放(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