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现在的家长没有一个不重视自家考生的高考志愿填报的。但很多家长并不懂报考,经常会因为一些误区反而帮了倒忙,误导了孩子,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以下三个方面可谓是往届家长们的通病,希望2018高考生的各位家长们要引以为戒。
一、过度的名校情结
说到名校,可能有的家长会说,只有那些高分生家长才会有名校情结,我的孩子成绩平平,哪还敢奢望名校?只要能够考入好一点的本科,就满足了。然而,这里所说的名校,并不仅仅只是指北大、清华等这些高层次的院校,而是一个相对概念,即相对于考生成绩而言的所谓“好院校”,即比考生成绩期望值要高的大学。
其实,每个家长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名校。大家是不是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在高考之前,几乎没有一个家长对自己孩子目前的成绩感到满意。
假设有个考生目前能考500分,那么,他的家长天天都在研究录取分在520、530分以上的院校。因为在他眼中,只要是500分能去的院校都“不好”!所以常会对孩子说:“你再加把劲,多考30分,XXX校、XXX校,还有XXX校就都能考上了。”
那么,现在已经能考530分的考生有没有?大有人在。这些家长们是否会很满足呢?肯定不满足。他们的家长天天都在研究录取分在550、560分以上的院校,因为在他们眼中,只要是530分能去的院校都“不好”!所以同样会对孩子说:“你再加把劲,多考30分,XXX校、XXX校,还有XXX校就都能考上了。”
以此类推,无论孩子现在处于什么水平,家长都不满足现状,在高考前都在高于孩子实际成绩20分~30分左右寻找目标院校。
在实行知分报志愿的今天,家长虽然已经知晓考生的成绩,对其不再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但“名校情结”仍然影响着其潜意识。具体表现就是在填报志愿时总想冲“好院校”!
在平行志愿结构中,无论可以填多少所院校,都得填“好院校”,根本没有保底院校,或所选保底院校根本保不住底。这是非常危险的,往年那些高分低就的考生问题大多出现在这里。没有保底院校,一旦前面的院校都遭到了退档,最后只能落到下个批次的院校,甚至落榜了。
二、过多的家长意志
在志愿填报时,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往往只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不顾孩子的意愿,往往都是下面几种表现。
一是传承自己的梦想。每个家长年轻时都曾有过梦想,但更多的家长却未能实现梦想,因而就将实现梦想的希望寄托于孩子。实际操作中,说是在给孩子报志愿,还不如说是在按照自己的梦想选择院校和专业。
二是效仿他人的成功。家长们普遍存在攀比心理,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拿自己的孩子与朋友、亲友、同事的孩子进行比较。尤其是当他人的孩子有成功的案例时,也会让自己的孩子效仿其走过的道路——报一样的院校、一样的专业。
三是仅凭自己的好恶。对于职业,对于院校和专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这本无可厚非。但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和自己一致,我喜欢什么,你也应该喜欢;我不喜欢什么,你也必须不喜欢。否则就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予以告诫。
四是囿于自己的认知。每个人对社会的认知都有局限,尤其是普通家长对众多的招生专业根本不了解,很多家长却又不能去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仅凭自己的社会经验或认知程度就简单的定义哪些专业好、哪些专业不好,并且要求孩子也要按照这个定义去选择专业。
正确的做法是:志愿填报必须从孩子职业规划的角度去思考、去谋划、去操作,必须充分考虑孩子的意愿,对其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能够做什么进行科学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确定院校及专业范围。
三、过分的细节关注
“细节决定成败”是管理科学中比较著名的观点,填报志愿当然也要注重细节,不能马虎从事,尤其是不能犯常识性错误。但很多家长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往往会过分关注细节,要求近乎完美,反而忽略了对基本报考目标的把握。
比如,对院校、专业的排名“名名计较”;对院校、专业的得分“分分计较”。似乎名次高一位、分数多一分就肯定要好多少。又比如,又要院校好,又要专业好,又要院校所在城市好……不仅想鱼和熊掌兼得,连象牙、虎骨也都要!
有句广告词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填报志愿千万不能按照这个思路考虑问题。建议按照“不求最好,只要算好”的原则去选择院校、专业。只要设定个标准,看到满足设定标准的院校和专业,选定就好。
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孩子的成绩及意愿,设定个基本目标。只要能满足基本目标的实现,有些限制条件是可以灵活掌握,适当放宽的。千万不要为了追求最好、追求完美,而忽视了对基本目标的把握。
而且追求最好、追求完美的考生,往往会把院校及专业报搞,十分容易成为高分低就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