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日益临近,一些考生心里愈加慌乱,觉得知识漏洞依然很大,成绩和目标依然有很大距离,理想大学似乎遥遥无期,于是性情浮躁不安,一件违逆心意的小事都会点燃火爆脾气。这时候,你需要静一静,听一听过来人的看法。就语文学科而言,优实力捷登建议考生调整心绪,眼、耳、鼻、舌、身、意六触皆动。就是说,在高三后期的学习中,语文学科需要考生全方位调动自己的能量。
眼:眼观六路,学习时事热点而非闭门造车
考试要观察国情、学情,调整复习方向。高考命题要增强基础性,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要增强综合性,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要加强应用性,注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要增强探究性和开放性,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其实为高考语文命题指出了方向:那么,学习时事热点而非闭门造车就是我们考生应有的眼光。
耳:耳听八方,获取各地创新的题目、考点的认知
要注意收集全国名校新题、信题,整合、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题型套路。我们要知道,2017年教育考试中心命制了三套试卷,这三套试卷其实更像是三胞胎,没有本质区别。我们除了从原题中学习答题方法技巧、汲取思维启迪,更重要的是打破地域的限制,开阔视野,从全国不同省区获得更多创新的题目、考点的认知,甚至有意识做一些京、津、沪、浙、苏等自主命题省区的考题,尽可能做到知识全覆盖、题型全眼熟、要点全知道。
鼻:抓牛鼻子,围绕考纲、考点不动摇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2017年12月发布了考纲,并在2018年1月印制了“考纲”“考试说明”“试题分析”三本书。文理科考生和教师都要有意识去学习这三本书的内容,考生甚至要自己编订一个“双向细目表”,重新认识高考题和考纲,并结合细目表校准考试方向与热点,更新、弥补自己的知识。比如“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试题分析”中的命题思路,答案的制作过程,要细细品味其中的深意,并根据其中的提示,拓展复习的理论高度、试题深度与知识广度。
舌:讲清命题思路,找出漏洞及改进方法
拿到一道题,考生要能讲清试题命题思路,知识结构的来龙去脉,考察考点的方向,甚至设置题目的漏洞、改进方法。比如某学校高三3月文学类文本《走马陈仓》的试题中,“小说在情节上设置了怎样的‘双线’结构?有何作用?”一题,我们明白这是对小说结构的考察,是传统的“作用”题。但是这样粗线条的认知还不够,围绕主人公刚与强的会面,小说设置了现实与回忆两条线,这是评论家的原话,但是,一个重要的情节是,强打着约见战友的旗号,其实想暗度陈仓,替侄子求情,这也是小说防腐倡廉主题所在。然而,这样的朦胧题干设置有点让人无所适从,是答现实与记忆呢,还是表象与真实?如果改成“小说围绕强(刚)设置了怎样的‘双线’结构?有何作用?”学生则会比较明确地作出判断与解答。
身:身体力行,保持“手感”
考生要多动手,经典题目要过手,近两年的高考原题要做多遍,名校大考试题要跟踪。高三后期,考生应考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做题;但是单纯做题肯定不行。我们建议:做题要有选择,紧跟老师的指挥棒,做精题、做信题、做透题、总结题、升华题;要学会收藏对自己有启迪意义的试题,剪切、重做曾做错的试题。另外,建议高考前夕、入场之前也要保持手感,适量做题巩固知识,培养语感,保持应试的积极状态,不能完全放松、放空。
意:意定神闲,整合资源
我们知道,高考考场上的胜利是积淀(资源的整合)的结果,是知识、身体、心理、智力、勤奋、时间、毅力、运气等的合力。考生在最后关头,要做的就是整合资源:站位要高,格局要大,眼光要长远,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反思错误,弥补缺漏,不要被紧张或恐慌情绪影响。高考之前,一张考差的试卷永远比一张考好的、遮蔽了问题的试卷更有价值。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高三最后的时段,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有一往无前的勇气,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触齐发,恒久坚持,就一定能超越自我,实现跨越。
优实力捷登,河南孩子辅导提分首选。立足本土16年,横跨学科教育、动能力教育、素养教育三大阶段,坚持快乐学习系统为导向,挖掘每位孩子的快乐元素,并助力家长掌握家庭教育中培育孩子的精髓。优实力教育,快乐学习更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