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于涵,在《中国高教研究》2018年第3期撰文,就“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全面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不断提升考试质量等发表重要意见。
这些意见对把握2018年(乃至未来几年)高考命题趋向、指导复习备考,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近期,各地纷纷组织2018年高考备考研讨会,多位全国著名的备考专家围绕2018年全国高考新动态、高考命题趋势、全国卷命题方向等展开研讨分析,并为高考生复习“把脉”。
今天,三好君一并把这些备考指导整理发布。
2020年高考大纲将进行重大修订
很多考生甚至高中教师对“考试中心”这一机构在高考中发挥的作用还不甚了了。于涵副主任在此文中做了详细解释!教育部考试中心作为专业化考试机构,在推进考试改革中肩负重任,牵头承担的6项任务分别为:
①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②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
③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
④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⑤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参加考试提供服务;
⑥健全诚信制度,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和诚信档案管理。
2018年高考大纲尽管保持了相对稳定,但是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仍需注意考纲之中和之外的的“变化”。对语数等高考科目,需要格外注意哪些?
语 文
一、2018语文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仍为64篇
1月16日,教育部公布了最新的高中课程标准,尤其语文科目明确提出增加文言古诗文背诵篇目至74篇,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很多同学询问:2018年高考是否会按照新课标增加篇目?新课标中的新内容是否会进入2018年高考的考查范围?
首先,大家要明确一点:《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已经公布,高考命题肯定首先以此为准,尤其是考查的知识范围。但是在试题素材、考查侧重、答案设计上是否会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我们还是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对于2018年高三党来说,新增的虽然不是必考篇目,但也非常值得大家关注,毕竟是教育部要求高中生学习的,比模拟卷上的课外古诗文阅读更有价值!建议大家找出这些推荐篇目,像平时做语文考卷上的古诗文一样逐字翻译,这既能提高你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又是教育部画的重点,何乐而不呢?
二、2017语文高考阅卷中发现的问题要警惕
在2017年高考语文阅卷中反映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考生规范意识淡薄,书面表达涂改现象严重;
名言名句的准确默写不到位;
文本理解似是而非;
现代文的阅读心理极不成熟;
作文审题存在巨大误差。
从2018届学生的复习现状来看,要警惕备考时平均用力,没有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复习,阅读贪恋技巧,不求读懂,训练时只顾刷题,写作只想着切题,不求情怀。提醒考生注意,语文复习时,考生应该做到求实不求大,该得的分,一分不丢;得不到的,弃之不惜。答题规范是备考第一要任。
数 学
一、2018数学高考的核心考点变化不大
2018年的高考中,核心考点仍然是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解三角形、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选考内容等。
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集合、复数、程序框图、三视图、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线性规划、平面向量、数列的概念与性质、圆锥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解三角形、导数与不等式的结合、函数的性质仍然是高频考点。
在解答题中,除数列和三角函数轮流命题外,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解析几何、函数导数与不等式、选考内容仍然是必考内容。
二、2017数学高考阅卷中发现的问题要警惕
从2017年高考阅卷情况反映出学生的一些数学学习问题,主要表现在:
公式记混;计算不准:忘记开方、忘记符号、不会因式分解等;忽略特殊情况,设直线的方程缺乏讨论斜率不存在的直线;书写步骤跳跃大,解题不规范;题目理解不到位,综合能力弱。
在下一阶段的复习中,考生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研究教材、用好教材,同时研究考题,提炼思想,总结出自己对高考试题的认知观点,培养“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能力;立足基础,注重基础概念。导数、解析虽是高考重点难点,但应该以掌握基本知识点。
英 语
一、过偏过难的阅读训练要坚决抛弃
“平时一些模棱两可或较难的语言现象不要纠结,坚决抛弃。一些偏难、偏怪、生词量较大、话题太偏的阅读训练都不是正确的路子。”高中英语课标组专家指出。
纵观近几年全国卷英语试题,皆基于英语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及核心价值命题,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考查。选材难度水平呈阶梯分布,题目类型多样且难易搭配合理,考查要点覆盖面广,但难度基本保持一致,试题不偏不倚、不奇不怪,考查英语核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处理好教材与试卷的关系
教材分狭义和广义两类。狭义的是指课堂上使用的教科书,广义的是指所有用于复习活动的材料,包括纸质和非纸质的。要学会根据复习目标及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内容,也要尽量接触更广的学习内容。
只是简单地使用历年高考试卷和模拟题是跟不上每年高考试题变化的,学生的能力也难以得到综合的发展。
三、阅读训练应注重“情景意识”
阅读部分,保证阅读量,分析长难句式,总结旧词新义,归纳各体裁特点,进行分类阅读。完形填空,扫视全文找主线,培养解题时的“情景意识”,关注总结高频动词、词义辨析及熟词不熟义,注意一词多义、熟词生义、精准的汉语释义、英语释义等,关注完形填空高频词等。
四、听力训练要善于掌握方法
听力部分,泛听精听相结合(既保证量又保证精准性),注重话题词汇的积累,强化数字题型,关注特殊句式,平时注意积累真实语境和对话;背诵听力场景词。
建议1:语法训练题要少做但要精做
建议2:语篇训练要多做并限时做
建议3:利用阅读语篇复习词汇、句型和语法
建议4: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
政 治
掌握“目录”学习法
考生需掌握综合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不仅要能够调动和运用思想政治学科教材以及重大时事方面的单个相关知识来解答问题,而且要能够综合检索和选用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积累形成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如记忆、理解、分析、判断、推理等。
建议考生掌握“目录”复习法、“好题”法(以知识为线索,把相关经典题搜集起来,集约型地练习)、“时政拓展”法,在重点知识复习中,适时引入时政复习。
历 史
图表题呈现增加趋势
从全国各地的历史试题来看,历史图表题作为材料题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运用量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涉及的面也很广,近两年把“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结合起来综合考查,能一眼破题的题退出舞台。
地 理
熟练掌握基本技能
复习时要用好教材,适当补充实际材料或热点问题;充分利用教材关于能力、观念培养的内容。强化对基础知识(概念原理规律等)的理解和基本技能(如读图能力,脑中有图等)的熟练掌握;思考或分析步骤是提出问题或质疑,学生要自己发现生活中、社会上或国际上有趣的地理现象;建立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概念图。
命题突出主干核心内容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命题趋势,突出主干核心内容考查,强调基础性。注重对数据图表型试题的考查,注重联系生产生活等。从学生的高考试卷来看,答题时抓不住关键字词,不能按答题要求作答;看不到题中的隐含信息。二轮复习时,将传统的以知识结构完善为主,转变成高考题型训练、规范答题训练,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回归教材,用好教材
复习要回归教材,用好教材,不要过分依赖教辅材料,或者只是简单的读一读教材,教材中的本节聚焦、插图、思考与讨论、相关信息、技能训练和拓展题里面隐含了大量的过程与方法等知识,考生应该掌握。
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接下来的复习,在抓概念、重规律和物理实验的基础上,认真研究高考样题,突出重点知识,狠抓主干知识,落实核心知识。
建议考生合理分配考试时间,总体上生物30-35分钟,化学45-50分钟,物理60分钟。答题时间当然要灵活掌握。关于答题的快慢控制一定要合理,切忌过快或太慢,急于求快或过于仔细都不是好的答题策略。
如何高效利用考试大纲
1.在阅读使用考试大纲时,不仅需要彻底搞清楚高考的考试内容和难度要求,还需要拿出课本,把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在书上一一找到,查漏补缺、落实到位。
2.2018年考试大纲的发布更带有时间节点的含义,意味着大家一轮复习接近尾声,要开始新一轮的复习。第二轮复习要特别关注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概念与观点之间、概念与概念之间、观点与依据之间、观点与意义之间、观点与观点之间。
这就要求同学们在按章节进行复习的同时,要注意打破章节甚至模块的限制,深入理解和体会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对于交叉的知识点要做好总结,有助于更好的架构自己的知识点框架,提高复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力争做到有重点、有系统、有效率。
3.建议大家,5月初前的二轮复习一定要跟着老师,一步一个脚印按照计划执行,不急不躁、循序渐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不要太重视别人的进度。
名师提醒:不盲目复习,重视时事积累
了解了《大纲》的变与不变后,下面还有几点是各地名师反复强调的:
第一,抓住“稳中有变,重在稳”,充分重视教材、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注现实生活等,这是不少专家反复强调的观点。
第二,不少专家还指出,教材是考生掌握概念、原理、过程、规律的根本,在没有充分理解原理的情况下去刷题,是舍本逐末的行为。
第三,语文、英语、文综等还要特别注重阅读积累,关心时事,知晓国家大政方针,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的最新时政热点,尤其要特别注意学习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