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中国好课堂的用户?马上注册
高中高考资讯
文科生和理科生的薪水差距有多大?看完我发誓来生不做文科生!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1日
信息来源:校园司令
分享:

数年来,关于高考的改革提了一番又一番,但文理之争一直处于困境中。拿高考举例,无论哪个省份,每年高考文理科报名人数接近1:1(理科略高于文科),但就大学录取的数据来看,文科生被录取的比例却远低理科生。

2013年安徽高考51.1万考生中,文史类考生21.4万人,录取51283人,不足24%;理工类考生29.7万人,录取135930人,约占46%。可见,文科考生读本科的几率只有理科生的一半。这样悬殊的差距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的隐形观念:文科生难上大学,文科生不如理科生。

10大热门文科专业中,8项专业月收入低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

最近热议的电影《无问西东》中,陈楚生饰演1923年的清华大学生吴岭澜,他英语和国文成绩超群,物理却是不及格。

6.jpeg

放榜后,校长找他谈心,问他:“你的文科成绩那么好,实科成绩不好,你为什么选择了实科?”

吴岭澜回答:“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最好的学生都在实科。”

当时的实科,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理科。从有文理这两种概念分化以来,几乎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有这样的偏见——好的学生都在理科,他们聪明,脑筋转得快,所以能攻克数字、几何、方程式难题;而文科生只需要死记硬背,用烂笔头去堆就高分幻梦。只有理科读不下去了才勉强去文科……

从小老师就告诉我们:“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主攻数理化无可厚非,但这隐隐透露出我国教育自古就对文科的重视程度不够。

2017年公布的“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建设名单中,理工科院校和专业的数量就远多于商科和文史类学科。客观地说,教育资源是明显偏向理科生的。

10.jpeg

由于文理科在高中所学的科目和学习模式太过泾渭分明,以至于长久以来,社会上许多人将文理科的区别等同于“空谈故国”“实干兴邦”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发展经济成为首要任务。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使得许多综合性大学文科专业元气大伤。然而,社会学、传播学等人文社科专业的兴盛火苗却在西方世界熊熊燃烧起来。这一调整,不仅错过了世界人文学科发展的春风,也使文科在中国社会的地位一落千丈。

7.jpeg

有人会说:我国工业发展仍然在上升期,科技产业方兴未艾,理工科人才的岗位自然比文科多得多,什么庙供什么菩萨,教育资源向理工科倾斜是为了适应当下的人才市场需求。这点固然没错,但这种倾斜,一直影响到了文科生走出校园,走进职场……

根据麦可思等相关研究机构展示的《2017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2016年本科生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前十分别为:软件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护理学、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物流管理、数字媒体技术。

对2016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的排名进行分析,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微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个专业收入最高,月收入分别为5906元、5869元、5600元、5503元和5452元。

2016届毕业生月收入专业排行

信息安全

5906元

软件工程

5869元

网络工程

5600元

微电子学

5503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452元

无论是就业率,还是月收入,文科专业都无缘榜上。

再来看看文科专业的就业光景。

报告显示,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和工商管理的就业率位列前三,金融学以月收入4621元领跑文科十大热门本科专业月薪榜,市场营销紧随其后。文科十大热门本科专业中,除金融学和市场营销外,其余专业月收入均低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

8.jpeg

文科生就一定低人一等吗?

深挖历史,展示数据,并不是要渲染文科生的悲观情绪,坐实低人一等的结论,相反,有句话说得好,“我们穷尽一生的时间来改善劣势,却很少关注自身的优势,而事实上,当你能够投入大部分精力发挥自己天生优势时,就会有超越寻常的成长速度。”

这些年,文科生正在逆袭。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之后,人们自然地会去寻找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而在这一方面,正是文科生大显身手的领域。戏剧、文学、哲学、宗教……这些曾经一度被视为“只会引经据典空谈理论”的文科,正被社会大量需要,大量接纳。

去年美国出版了一本书:《你能做任何工作:“无用的”自由技艺的惊人力量(You Can Do Anything:The Surprising Power of a "Useless" Liberal Arts Education),作者是乔治·安德斯,这本书提出:在当下的新形势,文科生更容易找到好工作。

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6年,美国新创造的岗位只有不到10%是和互联网、计算机相关的技术岗位。而剩下的90%的新工作大部分都和“文科”有关系——也就是需要和人打交道的工作。

经过无数“理工科”人才的努力,人类走向了智能时代。BBC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的数据体系,分析了365种职业在未来“被淘汰的概率”,可以看到概率最小的三个职业:教师、心理医生、酒店管理者,恰恰都属于文科生常常走的道路。

而如今热门的IT工程师却有58.3%的高淘汰率

文科生并不是背书机器,不是只会一味填鸭式学习,不动脑筋,文科生同样对人、对文化、对世界、对宇宙孜孜求索,把风光涂成画,把人情写成诗,把幻想织成梦,文科生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更简单,也更有温度地接纳世界。

文理全才才是王者

相信看过《无问西东》的朋友和我一样,对影片中“静坐听雨”的片段感触颇深。

轰隆作响的雷雨湮没了老师的说话声,此时,正在教授理科知识的老先生索性停下讲课,在黑板上挥毫四字:静坐听雨。四字端正有力,风骨尽显。

9.jpeg

那位老教授的原型正是西南联大经济系主任陈岱孙先生。

其实,陈岱孙先生从小学的是文史知识,任教的则是更需要理性思维的经济学,可以说是文理兼修,既有理科生的专业素养,又有文科生的品味情调。

这种风骨、这种积淀,亦或者说这种视野,已然跳脱出文理的界线,成为傲立于英才辈出的民国时期的一代名家。

老话讲: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现代社会需要是全才,过往文理之争的刻板印象已不再适用于当下。

老板需要员工既有“理科”的缜密思维和工作能力,也要有“文科”的圆融处事和表达能力。这个社会不要只会哐哐做题,不知如何组织语言、做书面报告的理科生,也不需要只会埋头苦记不知动脑解决的文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