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中国好课堂的用户?马上注册
高中高考备考
诗歌赏析题解题方法 —常考诗歌形式简介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23日
信息来源:高中家长
分享:

诗歌赏析题解题方法—常考诗歌形式简介

17.jpg

按照诗的内容可以将赏析的诗歌类型划分为:

1,咏史诗:以历史为客体来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咏史诗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咏史怀古诗借古讽今,写出了人是变化的,而自然景物是亘古不变的。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咏史诗内容可分述古、怀古、史论史评三类。

2,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是唐代汉族诗歌的主要题材。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在唐代边塞诗中,多以汉朝喻唐朝的类型。如“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

4,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5,爱国诗:就是把自己对祖国人民的热爱,用诗歌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诗歌题材。爱国诗或表现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如文天祥的《正气歌》;或表现誓死杀敌、为国建功的凌云壮志,如王昌龄的《从军行》;或表现结束战乱、迎接和平的强烈愿望,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或表现身处困境,仍心系国家的赤子情怀,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

诗歌表达技巧分析

诗歌表达技巧主要考点有: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互文、反复等

3,表现手法:象征、衬托(正称和反衬)、对比、想象、联想、照应、用典、托物言志、寓情于景、虚实(动静)结合等

①比喻和象征的区别:一、 两者的表现不同:象征的象征体与本体之间要求“神似”,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则要求“形似”;第二、两者介绍的对象不同:象征是以物示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出,而让读者去理解.比喻是以物比物,比喻的对象一般是让人看的见、听得见或摸得着的一种具体事物、具体人.第三、两者的格式不同: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借喻除外)一般有比喻词.如用“像”、“似的”、“是”、“仿佛”等连接.而象征中连接象征体和本体的,通常是句子和段落.它主要是连接用复句或几段话的文字来点明象征意义的.第四、两者范围大小不同: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对象是整篇的文章,至少是文章中的一大段话,因此在范围上远远超过了比喻涉及的范围.比喻的范围比较小,一般局限于一两个句子中。比如“竹子”象征人的正直;“莲”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纯洁和高雅;“梅”傲雪凌霜,象征刚毅精神和崇高的品格;“草”身份低微,虽小确有顽强的生命力,象征着顽强不屈的精神。

②正面衬托和反衬:如《爱莲说》中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从正面和反面衬托莲花,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因为菊在古人眼中是隐仕(不问世事,与世无争的人)的象征,如陶渊明特别喜爱菊花.而牡丹则是富贵的象征.作以菊花正衬,说明自己像莲花一样洁白脱俗与世无争,用牡丹反衬说明自己不像牡丹那样贪恋权贵,而像莲花那样洁身自好.

③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 生动感人,增添艺术感染力。如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以想象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宽阔胸襟、壮志豪情。

④照应:是指诗歌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是古典诗歌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通常有首尾呼应和前后照应,使文章前后联系密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

⑤托物言志: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如于谦的《石灰吟》,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⑥用典:也就是用事,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该诗句借用了赤壁之战的典故,说周瑜的获胜是偶然的机遇所致,仅安凭一时侥幸并不是邦定国之策。假若不是东风骤起,蜀军相助,周瑜的火攻之计大显神威,那么,东吴政权就必然为曹操所灭。诗人在此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含蓄地表达了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心情。

诗歌中的形象分析

中考的诗歌赏析通常要求考生分析诗歌中的人、事物、景物的形象:首先,需了解该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其次,需反复揣摩该首古诗,理解透彻该首诗的意思,尤其是其中涉及的典故、代指物及它们背后所表达的真正含义;古诗都相对其他艺术形式较短,所以古诗里的字词都是需要字斟句酌的,表达同样意思的字可以有很多个,为什么会用那个?这些都是有讲究的;最后,需了解诗人通过该作品,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绪。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才是该作品的最中心的地方,也会赋予诗中人物相应的生命及形象。可以说,古诗中的人物景形象,大部分或多或少会带有诗人的影子。

1,人的形象分析:主要分析人的品质、性格、思想、感情、节操等。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泊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的豪迈性格。答题思路:先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结合相应的语句进行分析,最后指出作者塑造这个形象为了表达什么思想感情。答题步骤:

(1)、说特点——一句话概括诗中人物是个什么形象。总体特点(两三个词) + 人物身份 。( 2)、分析例句——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形象的性格特点。融入表达技巧。(可以翻译诗意) ( 3)、明作用——形象在诗中的作用(主旨、思想感情)即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

2,事物的形象分析:主要分析事物的象征意义、特征。咏物诗运用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对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此外,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柳”有惜别怀远之意。答题模式:

(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象征或托物言志)(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3,景物形象分析:主要分析自然景物形象和咏物诗中被人格化了的客观物象。诗歌中的景物是浸润了诗人情感的形象,是诗人抒情言志的载体。因此,鉴赏诗中的景物形象,一要借助景物意象,品味意境;二要把握诗中描写的画面,并分析描摹图景的方法技巧(包括远、近,声、色,动、静,明、暗等),领会写景状物的方法(比喻、比拟、衬托、对比、夸张、通感、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声(音)色(色彩)结合、白描等);三要领会概括其作用。单个景物分析答题模式:(1)这首诗塑造(或刻画)了景物形象;(2)诗句说明了这一景物形象特点;(3)诗人塑造这一形象是为了抒发情感。多个景物形象构成的意境的答题模式:(1)勾画描绘景物的重点词语或诗句。(2)描述画面。对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可先总说:本诗的描写对象(主要指什么季节的景象),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和景物的特点,然后连接成句,另外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3)概括特点。就是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萧瑟凄凉、恬静优美、明净绚丽、雄浑壮阔等;(4)揭示情感。即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主要包含两方面:乐情:愉悦、欢快、赞美、仰慕、豪迈、闲适、恬淡等;哀情:沉痛、悲愤、哀伤、惜别、依恋、忧国忧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等。)

注意:答题要具体,不能大而空、多而滥,针对性要强。

诗歌思想感情分析

诗歌赏析中的一道必考题就是思想感情分析题,通常会结合某一句诗句或者就整首诗要求考生分析其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型,考生要试着给古诗分类,从作者、题材内容,再到思想情感,这样就可以在大的主题范围之内再结合具体诗句答出具体的情感。如田园诗通常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向往自由、闲适淡泊的思想感情;边塞诗通常表达了诗人思乡、惆怅或者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表达自己意欲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咏史诗通常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解答此类题型主要有三种方法:

一,分类记忆法

古诗鉴赏常见思想感情分类: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离愁别恨、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

二,意境分析法

意境: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相契合,而营造出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答题步骤:①抓住意象,描摹图景②概括意境特点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背景分析法

背景:诗人写作背景及人生经历.

背景显示方式:1,显性——后面的在诗注释中显示或者在题干显示.2,隐性——知人论世.如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李贺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