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有哪些新趋势?哪些知识点是必考内容?教育部近日公布的《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解答,为教师和学生备战新一轮高考指明了方向。
据了解,与2017年相比,2018年《大纲》总纲变化不大,体现了《大纲》的稳定性和严谨性,也预示着高考命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整体来看,《大纲》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审美鉴赏和核心价值观。具体到英语学科,高考将继续考查英语学科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及核心价值,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
高考:突出中华传统文化考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7年高考中,包括英语学科在内的多个学科试题中均出现了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考查内容,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表示,这样的出题策略符合国家的育人要求和高考选拔思路。
“无论是服务选才,还是引导教学,高考都应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姜钢强调道,“2017年高考‘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命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促进了学生培养文化探究和创新意识,培育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体现了高考为国选人育人的重大使命。”
据了解,近年来高考英语学科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查突出体现在书面表达中。例如,2017年全国卷I的书面表达设置了考生教外国朋友学习汉语的情境,要求考生给外国朋友写一封邮件告知上课计划,内容包括学习唐诗和了解唐朝历史。全国II卷书面表达则要求考生给外教写封邮件邀请他参观中国剪纸艺术展。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教研员陈新忠表示,书面表达题中的这些情境设置真实,任务要求符合学生能力水平,又自然融入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外语、了解外部世界的同时,运用中国元素讲好中国故事,也引导学生在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陈新忠认为,英语学科在引导考生树立民族自信、培养家国情怀,传承并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外国友人认识中国是从感受中国文化符号开始的,高考试题展现了考生对祖国的情感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同时能够通过激发学生用英语将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到全世界的愿望。通过完成书面表达任务,即向英国朋友介绍祖国历史文化、大好河山的过程中,考生能够深刻体会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陈新忠说。
课标:在跨文化情境中培养跨文化能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被明确写入新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专家、杭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夏谷鸣指出,英语学习活动的信息输入过程中,除了对语言的获取外,学生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理解各种中外文化知识,信息输出过程则是表达自己对各种文化知识的理解。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中外文化,是否能够辨别优秀文化,主要靠介于信息输入与信息输出间的信息汲取。在此阶段,一系列的心智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各种中外文化知识,正确的价值导向能够引导学生辨别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所以文化的理解能力与文化的认同态度是在语言学习活动中,通过价值观的引导和心智行为的实践提高和发展起来的,并逐渐迁移到现实世界的文化生活中,形成文化意识。
夏谷鸣介绍道,正确的文化意识就是有正确的价值观,理解、包容各种文化,认同优秀的文化,而这种文化意识是在正确理解文化和辨别、认同优秀文化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修订课标》在文化意识前加了“在全球化背景下”,这反映了英语学科的特点。英语学科是在跨文化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知识理解能力,促进他们对本土优秀文化和国际上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他们的跨文化意识的学科。
英语教育中培养的文化行为主要是跨文化沟通能力。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他们的语言不仅需要正确,还要得体。语言的得体性不是纯粹的语言问题,它与文化的理解、包容、认同和意识有着密切联系。在跨文化交际中,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崇洋媚外”;要尊重异族文化,也要认同本土文化;要包容不同文化习惯,也要坚持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
《修订课标》要求学生具有足够的文化知识为中外文化的差异提供可能的解释,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能够注意到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运用基本的交际策略;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和文化自信;感悟中外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理解和欣赏所学内容的语言美和意蕴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的英语描述中外文化现象。
教学:文化意识的形成融合在英语学习中
针对具体的课堂教学,夏谷鸣也给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他提出,在区域上,文化可以分本土文化、外族文化和人类共性文化。因此,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区分中外文化,然后根据不同的文化,通过解读有关信息的背景,从历史或现实意义分析其价值取向。
例如,人教版现行的旧教材中的“Friendship”单元主题的价值取向在东西方文化背景中有许多共性。
如“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和“患难见真情”就反映了一个共性的价值取向。教师可以就此引导学生梳理出一些有价值的文化内涵。再如,有一个单元的主要语篇取材于《安娜日记》,描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犹太人的遭遇。战争、屠杀、种族迫害等都是世人所唾弃、反对的,和平、自由、平等都是人类所热爱、追求的。
又如“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节日是世界各国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每一种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或传统的习俗,即使是类似的节日,不同的民族也有着不同的纪念方式,反映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教师在具体分析语篇时要避免公式化、教条式,讲空话、大话。
基于特定主题的语篇通过语言传递与主题相关的各种文化信息。这是语篇学习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语篇有一个中心思想,并围绕中心思想作细节的展开,但不同的语篇结构,中心思想与细节呈现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根据语篇类型特点,准确梳理中心思想与细节、细节与细节的关系,并从中汲取有价值的文化知识,如英美等国家地理概况、旅游资讯,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及其成就和贡献,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等。有关文化知识内容标准在《修订课标》中都有明确的建议。
在具体课堂活动中,教师还需要注意:英语语言知识主要来自英语学习活动,但文化知识并不只能通过英语学习活动来获取,许多知识可能是从其他学科学习,甚至是从课外习得中迁移而来的,文化意识也会通过其他途径受到影响。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的自身资源,在课堂活动中有效激活他们的图式。
与学生的心智能力相结合。教师要帮助学生按照认知规律学习文化知识,正如《修订课标》所建议的“感知中外文化知识——分析与比较;认同优秀文化——赏析与汲取;形成文化理解——认知与内化”,通过一系列从低到高的心智活动,把具体的文化知识内化到文化意识中。
与学生的语言学习相结合。英语是本学科的根本属性,我们不要把英语课上成语文课、政治课或社会课。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意识的形成必须融合在英语学习活动之中。现行的教材基本都是属于功能型教材,其主要特点是以文化内容为主线,围绕主题思想,设计所需学习的语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利用教材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在文化情境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学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