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中国好课堂的用户?马上注册
高中高考备考
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原则及前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1日
信息来源:新课程研究
分享:

【摘 要】高中语文选修课已进行过两轮教学,但选修课开设过程中,仍存在选修课定位失当、功利性主导、选修主体不明确、授课方式混乱等现实问题。针对此种现状,本课题提出规划整合内容、协调基础性和拓展性知识、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开设原则。并对高中语文选修课做出前瞻性的看法,包括教材的更新与品质提升、教师的同步成长、高考改革平衡人文与功利矛盾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多样性特色化。

17.jpg

按照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五个系列涵盖了高中生所需要的文学素养,包括四大文学样式、注重文学类与实用类文本的调和、涉足传统文化经典;同时又留足了课程深度发掘的有效空间,每个系列可以让师生去探究、研讨、挖掘其深层价值,各省市也可以再次基础上再度开发课程,使之更加多样和适合。在能力层级上存在差异性,同时具备可选择性。而在实际操作层面,却有着不同的见解和价值取向,由此导致选修课开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也为选修课开设原则的研究提供契机,同时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前途走向的前瞻性思考也显得很有时代价值。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现状分析

1.课程定位失当与功利性主导趋向

按照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选修课程的设计与教学的要求,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并且不同系列的选修课侧重点也不同。这也是选修课的定位,定位不当只会错位,带来教学上的误导和偏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割裂与脱节现象。一种是把选修课当作必修课的后续课程,是高考考查范围所及,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缺少梯度和层级差别;一种是把选修课程当作必修课的“附庸”,当作必修课的有机补充,任学生之喜好,任教师之所长,既是课改“试验田”,也是课改“拓荒地”。

必修课程是选修课程开设的基础与前提,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延伸与拓展,二者无法割裂。教师要明确同一体系的知识在必修和选修两个阶段对学生的不同能力层级要求,才能谈得上能力的拓展和提升。而忽略二者的界限,只能是对选修课定位失当,变成功利性的以高考为指挥棒,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或者凭着个人喜好去组织选修课的教学。

2.课程性质定位不明与教学方式混乱无序

由于课改意识不够强烈和前期对开设选修课的培训不到位,很多老师对选修课课程性质定位不明。课标明确指出,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展与提升,选修课的教学要能有效体现学生选择的价值。由此可见,选修课的定位与必修课的定位是不同的,能力层级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必须对选修课选什么、怎么选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规划。否则,会出现只理解选修课表面的意思,而不理解选修课的真正意图。这样,教师只会沿用必修课的教学策略和传统的授课方式,而高考的外部环境又会使很多教师趋于保守,并且滥用自己手中的选择课程的权力,又会加剧这种混乱的局面。

教师在选修课授课方式上出现的混乱现象源于课程定位的不明确。具体来说,出现了一些有悖于选修课开设原则的授课方式,如有的老师把选修课当作必修课,按照必修课的标准去备课、讲课,评价方式也与必修课一致。有的老师把选课课当作大学语文课去上,过度挖掘,专业性太强,有些知识对于高中生也是勉为其难。相比较而言,单一、陈旧的授课方式制约了选修课的发展,削减了学生对于选修课程的兴趣。选修课有不同的系列,每个系列课程性质不同,所要求的授课方式也不尽相同。单一的授课方式无法满足选修课多样性、多元化的需求。

3.选修课程资源匮乏单调与评价方式陈旧单一

我市绝大部分高中开始的语文选修课,都是教育部出版的选修课本,是国家层面、带有普适性的选修课程。课程资源相对单一,也表明选修课程资源的匮乏,在地方乃至学校层面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相对不足,或者说意识很淡薄。至于利用社区、家长、学生等资源,更是寥寥无几。课程资源的开发不足,导致选修教材与本校实际的契合度减小,随之带来的是学生对选修课的期待和兴趣大大降低。

作为国家层面的选修课程更多地侧重传统、正统的东西,如果仅靠这些课程资源,会导致教材内容与学生兴趣的错位,教材编者语学生读者审美的不一致,而教师在两者矛盾之中又只能削足适履。加上选修课的评价方式也比较单一、陈旧,基本上是同必修课程如出一辙,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不同的选修课需要不同的评价方式,多元的评价方式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发展。而单一、陈旧的书面习题、卷面考试的评价方式,又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学生选修的积极性,从而制约选修课程向纵深的可持续发展。

4.选修主体的不明确性与教师课程地位的强势化

选修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应该根据学生的意愿、兴趣、特长来确定选修课的开设规模和开设方式。首先在选修课程的选择开设方面,选修课程的选择从一开始就带有官方意志,由教研部门制定选修课本或圈定选修课本范围,这使得选修课的自主权变成半自由形式。然后在学校开始选修课程层面,限于学校师资、教室等资源,又缺乏有效的机制来实现真正的走班上课。选修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学生的需求是首位的,应围绕学生的兴趣、特长来设置选修内容和教学策略。但由于在实践中选修课程的主体不明确,导致学生对选修课程的兴趣不浓厚,无法真正锻炼、拓展自己的能力,而高考的压力又迫使选修沦为选修课的“附庸”,只是在重复、巩固必修知识。

在选修课程主体不明确的现状之下,教师在课程中地位变得很强势,主导作用无形中达到顶峰。教师课程地位的强势化首先体现在选修课程开设时,授课内容由教师来定,教师可以任意删减授课内容,而学生只能被动选修,自主选择的空间极其狭小。其次还体现在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对知识的深浅也可以随意控制,可以把选修课上成趣味性很浓、知识很肤浅的课,也可以把选修课上成专业性很强、知识很深刻的课,而从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意愿选择。教师在课程中的强势地位大大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原则研究

1.选修内容的统一规划、有机整合原则

依据课标中关于选修课培养目标和培养能力的要求,需要对选修教材进行有机整合,以实现课程资源的最大优化。所谓“整合”,不是简单的删减、调整,而是更注重内容的有机联系,更注重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整合的依据是课标和考纲,整合的基础是课本教材内容,整合的标准是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整合的效果是看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程度。

如选修课本《语言文字运用》这本书,虽有趣却琐碎,虽广博却缺乏系统。使用这本书稍有不慎就会落入只重兴趣而忽略知识或无限拓展专业知识的怪圈,更妄谈能力的提升。所以,需要我们对全书进行删减、整合,糅合成若干专题。可以整合出字音、字形、成语、实词推断、文言文翻译、病句、修辞、得体、句式衔接与变换等专题。这样就大大增强了知识的系统性和主题性,也增强了能力培养的针对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书,可以把古典诗歌根据不同的诗歌类型整合成不同专题,如怀古诗、边塞诗、田园诗、李杜诗歌、婉约词等。经典名篇,吟咏赏析;流派风格,分门别类。文言文则分为详细评讲和自主阅读两种类型,注重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可以对儒家、道家、佛家进行专题整合,并循着儒家的文化脉络,从《论语》、《大学》、《中庸》,到《朱子语类》,再到顾炎武的《日知录》,整个就是儒家在不同时代的发展与嬗变过程。详略有别,脉络清晰。还有如《文章写作与修改》中可以抽取“素材的使用与处理”一章,与高考议论文写作训练相结合;《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与传记阅读专题训练结合起来阅读,配套使用。

2.授课内容注重基础性与拓展性相一致原则

选修课的授课在内容上不应与必修课相同,它应该既体现基础性的一面,又要体现其拓展性的一面。这样才能在能力上体现梯度,才能体现选修课的能力拓展与提高的目标。选修课授课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而是要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有机整合资源,达到以点带面的功效,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探究空间和动力。

例如选修课本《文化经典研读》内容很厚重,如何体现它“选”的特色与价值,一直是不少课改区教师热议的主题。有些教师只抓住文言方面的一鳞半爪,犹如“鸡肋”;有些教师拓展过多,专业性太强,几近于大学语文教学。以上两种做法,都失之偏颇,不能得“选修”之要领,主要原因在于它不能平衡基础性知识与拓展性知识的关系。如余昆仑老师的《佛理禅趣》的示范课教学,就是从选修“选”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价值。一方面,与本册书中的儒家、道家思想相融合,让学生对三家思想有横向的比较,也体现有机整合的原则;另一方面,注意到选修课与必修课的联系和不同,注重适当引申,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研习,点到为止,点透为妙。这样的课堂,既不因过分挖掘而褪去语文的本色,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领会朴素的佛家思想;又适当的拓展、引申,让学生在禅宗公案的思辨中对禅意心领神会,让学生思维的“发展区”得到切实发展,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总之,本科很好地把握了选修课基础性与拓展性的平衡,让学生在选修课中语文素养得到很好的提升。

3.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原则

“以生为本”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而选修课为学生的自主发挥提供了良好的舞台,应该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而在选修的学习过程中则要求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更进一步的提升。其中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前提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只有做到了自主学习,自己去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才能真正有效地达到能力的提升和加强。在阅读鉴赏模块,很重要的一种能力要求就是注重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注重学生自己的阅读感受和阅读理解。除了基本的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之外,还应让学生通过选修课的学习,在审美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方面有长足进步和明显提升。

自主选择是为自主发展做铺垫,自主发展才是自主选择的终极目的所在。每个学生的积淀、兴趣、特长不尽相同,他们可以在选修课程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闪光点、增长点,然后去有意识的发展自己的某一方面,也是为学生自己的未来打基础。还比如在学习文言文时,自己查工具书、自己上网查资料,自己就某一问题展开调研、探究等,都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过程与表现。

4.课堂倡导学生学习实践活动原则

传统的单一、陈旧的授课方式和评价方式,既束缚了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也禁锢了学生的自主性。选修课程的教学应该多一些学习实践活动,来革新教师的教学方式,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不同的选修课有不同的知识侧重,同时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来开展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作为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课程学习情况。如诗歌朗诵会、辩论赛、话剧表演、演讲比赛等,都是很好的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量得以释放,创造性得以体现,教学任务也自然而然完成。而多元的评价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选修课程教学形式的变革,活动教学是其重要内容。

三、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前瞻性探究

1.教材的再度整合更新与品质优化提升

现有选修教材与现实社会联系不紧密,与学生的审美需求也不一致。虽然保留很多正统、经典的东西,但毕竟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也不利于现行选修课程教学的深入开展。所以,现行选修教材面临再度更新、整合的压力,通过整合与更新,补充新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内容,会更好地适应当代高中生的审美需求。而选修教材品质的提升,可以更好地发挥教材的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让教材的内涵得以提升,韵味得以增强。

2.教师应与选修课程共同转变、成长

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也被卷入这种洪流中,不得已要进行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策略、方式的变革。教师在选修课程开设过程中不断摸索、探索、思考、研究,会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理念,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是自己的教学方式趋于科学和丰富。而选修课程已经过两轮的开设,教材没有变化,教学思路也可能凝固成型。而在新课程标准中对于教科书和课程资源方面的要求,却给予了教师很大的发挥空间。教师应该在选修课程开设过程中与课程共同进步,不断补充新的内容、资源。

3.高考改革深化利于平衡人文与功利的矛盾

伴随着高考改革力度的加大和改革速度的提升,语文在高考改革中逐渐朝着大分值的方向发展,考查知识会更加全面、更加科学。以此为契机,可以在考查知识方面渗透对选修课程的考查,以发挥高考的导向作用。语文的人文性重在学习过程和育人过程的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文学的积淀需要大量的阅读和有效的钻研来完成,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而当下语文选修的功利化趋向源自高考的压力,选修的目的也是直接为高考服务,这样就抹杀了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从而消减了学生选修语文课的兴趣,与选修课程开设原则背道而驰。

如果再今后的高考中直接或间接考查选修课的内容,实现选修目的在高考层面的“软着陆”,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会有力地促进选修课程的科学、有效开展。其实在福建、江苏等省份的高考已有类似的实践,高考涉及先秦经典、名著阅读等内容的考查,既是选修课程过程性评价方式,又是对学生文化功底的考查。并且每年考查的知识可以不尽相同,知识范围可以更加广泛,以保持对选修课程的动态考查和有效指导。同时还可以加大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与考查。

4.校本课程开发的多样性与特色化趋势

国家层面选修教材的正统性无法与读者的兴趣爱好达成一致,而教材的固定化有无法跟上时代发展。二者之间的矛盾如果无法调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显得非常重要。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富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现在只有为数不多的学校在着力开发校本课程。新课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校本课程是三级课程中最低的一级,也是最具活力的课程。它可以根据每个学校的发展愿景、育人目标,自行进行设置校本课程的目标设置和课程开发。而多样性的校本课程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而弥补国家选修课程的不足;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可以彰显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和魅力,又能促进校园文化和育人目标的特色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