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中国好课堂的用户?马上注册
高中高考备考
如何当好大学生的家长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19日
信息来源:光明微教育
分享:

        又一年高考尘埃落定,一批高三考生家长即将成为大学生的家长。笔者担任班主任多年,还从事课堂教学,并参加招生工作,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各环节,与大学生家长们有着全方位、全流程的接触,颇有些感触,因此想谈谈如何当好大学生家长这一话题。



        认清三个误区

        为人父母,舐犊情深,从孩子们走出家门、步入学校开始,瞻前顾后周详考虑各种问题,都可以理解,然而不少家长对于大学和大学生的认识在想法和做法上有着一定的误区:


        第一,混淆高考分类、大学学科、工作部门的差异和区别。这一现象与我国目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和历史发展有关系。目前高考分为文、理科,学科分为理、工、农、医等,走向社会工作,又有部分部门与学科名称接近,这样分类虽叫法上“差之毫厘”,但有时实际含义却“失之千里”。作为家长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做好孩子的未来规划,做好大学生成长的好帮手、好参谋。当然,人才培养是国家大计,除了家长,学校也有责任,在做好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职业导向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第二,把孩子送到大学之后开始“大撒把”。学生走出家门,来到大学,是走向社会的中间阶段。这一阶段虽然离开了父母羽翼的保护,但绝对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完全把孩子托付给学校。一方面,家长作为陪伴大学生18年左右的人,所谓知子莫如父母,比较学校老师而言,更熟悉和了解学生的个性。另一方面,虽然有各种学工制度,但相对而言,工作资源的短缺、考核评价制度的偏差等客观因素,学校方面不可能提供适合每一个学生的精准培养方案。最典型的是一些高分考生到了学校之后,没有了高中时期的那种约束,挂科科目数量惊人,甚至连毕业要求都达不到。


        第三,将高考的遗憾延续到大学校园。不可否认,由于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稀缺,以及高考中存在的偶然性,难免会造成有些学生无法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怀着对“梦想”的坚持,有些家长从高考填报志愿的那一天起,就鼓励孩子树立考研目标,把自己理想中的大学作为大学毕业四年后的去向。应该来说,这种做法大体上值得鼓励,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对于一个尚未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的事业发展仅仅是存在想象时期的学生来说,过早固执地坚持一个方向,存在着选择错误的风险,也不能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大学的生活和学习中。其实,有不少著名学者在他们上大学的时候,也有过所谓的“专业”或者“学校”选择纠结,但放下这种执念,认真地了解自己的学校、自己的专业时候,发现自己慢慢喜欢上了,并成为事业的选择,做出了一番令人敬佩的成就。




        三个建议

        为了避免以上误区,让大学生们在校园的四年更加快乐成长,笔者建议家长:


         第一,多渠道、多方面了解自己孩子所去的学校。目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仍然处于一个重要时期,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在不断更新各个高校的发展情况。出于不同目的出台的各种有关高校的情况,由于角度不同、数据来源不同、口径不同,对高校情况的介绍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在互联网背景下有时候还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加以放大。以排行榜为例,除了两三所实力超群的高校排名基本稳定,大部分高校的排名还是有一些变化的。学校作为大学生四年成长的场所,是一个立体多方面构建的“小社会”,作为家长,不仅要了解学校的校园设施环境硬件情况,还要了解学科建设情况、师资队伍情况等软件情况,更要了解学校的学习风气、学生工作开展情况等文化氛围、学校领导班子的风格特色,甚至于校友所折射出来的培养导向。一个良好的大学气场,对于塑造一个人终生持续性发展是一种核心稀缺的基础要素。


        第二,多层次、多方式与学校各方面联系。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高校各部门、各层次的教师都是愿意看到自己的学生获得成长和发展,愿意和家长保持畅通的沟通,而且有些学校也有一些良好的制度和做法,例如大一新生的成长报告制度,通过信件的方式,将大一学生第一年在学校的各方面情况,向家长进行报告。家长可以在对孩子所在高校了解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需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上联系学生所在的班主任、辅导员,在孩子的未来工作就业上联系学校就业管理部门,一些专门性的问题可联系学校的专业部门,例如心理问题可以联系所在学校的心理辅导中心。另外,虽然存在着代沟问题,但在需要和孩子的同学、学生组织联系时,也不要犹豫,可以在其他联系渠道帮助下建立沟通。


        第三,多元化、多角度理解孩子的成长。了解情况、沟通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顺利成长,帮助他走得更远。一方面,要鼓励孩子根据自身情况,树立大学和人生的远大目标,激励他们为了这一目标努力学习,当然,这种目标要尽量多元化、个性化地量身定制,不可以“别人家的孩子”为参照系;另一方面,有时候现实总是和理想存在着一些差距,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家长要理解自己的孩子,怀着“爸妈等你回家吃饭”的心态,静心等待孩子的成长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