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热点素材
载人航天精神
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02
高考角度
爱国 奋斗 奉献 团结
03
高分题目
《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弘扬科学家精神 着力培育时代新人》
《自立自强 创新超越》
《神舟飞天,筑梦天宫》
《星空无垠,梦想更远》
《勇担创新使命,夯实科技强国建设根基》
04
相关人物
1.钱学森
钱学森是个有杰出贡献的人,也是个有性格的人。他一生做人都坚持四条原则:第一,不题词;第二,不为人写序;第三,不出席应景活动;第四,不接受媒体采访。钱学森成就卓著,却从不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他淡泊名利是出了名的。
【适用主题】淡泊名利、物质与精神、品质、个性
2.任新民
任新民,密歇根大学博士,在新中国一穷二白时,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回国开启两弹一星的征程!1960年,苏联专家撤走了,西方放言:“中国导弹夭折了”。他带着火箭的发动机研制组,来到了北京的南苑。在一个破烂修理厂,他和小组成员,用最简陋的板凳和工棚,硬是让我国仿制的第一枚液体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东风3号发射时,火箭屡次冒烟,经过分析以后,他力排众议,继续发射。“决策错了我负责”,最终,中程导弹发射成功!长征4号发射时,他已经70岁高龄,坚持力挺新型氢氧发动机。他被称为“放卫星的人”,因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由他负责领导设计和发射升空!
【适用主题】艰苦奋斗、尊严、责任、爱国、活到老学到老
3.梁守槃
中国海防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1939年,年仅23岁的梁守槃获得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本可以在美继续深造或工作,但他选择放弃了舒适、优裕的学习、工作环境,回到了祖国怀抱。
【适用主题】淡泊名利、爱国、责任
4.黄纬禄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晚年的黄纬禄在家养病时,依然牵挂着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他对探访者说:“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
【适用主题】热爱事业、爱国
5.屠守锷
中国“航天四老”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火箭总体设计专家。屠守锷早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57年2月,正当壮年的屠守锷应聂荣臻元帅之邀,跨进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大门。从此,他的命运便与中国航天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从回国之初的任教、搞研究,直到1957年,屠守锷的专业都是飞机。“为啥改行搞导弹?国家需要啊!”
【适用主题】爱国、敬业、奉献
6.孙家栋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这是“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的颁奖词,虽然寥寥数语,却道出了孙家栋传奇的航天人生。
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承担了包括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和中巴资源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工程的研制重任,先后担任我国北斗导航工程、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适用主题】奉献、敬业、爱国
7.梁思礼
梁启超之子、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创始人之一。虽然在他还不到5岁时,父亲便离世,但梁启超生前所言“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对他影响颇深。梁思礼曾说:“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但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1956年,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成为钱学森院长手下的十个室主任之一。以此为起点,他将全部身心都融入了我国导弹与火箭事业的发展之中。
【适用主题】爱国、专注、投入、热爱
8.王希季
“航天技术也是一种威慑力量,这跟我们国家的和平非常有关系!”
中国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49年10月,当王希季正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时,传来了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他很快找到了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要求立即回国。 王希季是中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是中国返回式卫星的技术带头人。
【适用主题】淡泊名利、爱国、敬业
9.王亚平
王亚平好学、要强、工作能力强,是个数一数二的“尖子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她都是班长,以身作则,很有威信。班级和学校组织的活动和比赛里,总能看见小亚平的身影,像跳舞比赛,她就经常参加。(新华网评)
王亚平确实相貌姣好,但她真正的价值不在这里,而在于她能从严酷的竞争中胜出,在于她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甘冒风险, 在于她的拼搏与坚持。就算她相貌平平,她也同样值得我们尊重。(搜狐评)
【适用主题】拼搏坚持、爱国敬业
10.叶光富
16日,是叶光富母亲68岁生日,儿子出征就是给她最好的生日礼物。
叶光富告诉我们:这些任务由我们三个人共同去完成,有人负责主操作,有人负责辅助的操作和提醒、帮助,具体的分工我们可以在太空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安排。告诉我们
【适用主题】团结合作、家国情怀
11.翟志刚
翟志刚和母亲的感情深厚,对母亲也非常孝顺。日常生活中的翟志刚爱好多,他好研习书法,还擅长交谊舞。闲暇时,翟志刚爱看武打小说,爱看电视小品,他还爱玩电动玩具。翟志刚在航天员大队非常优秀,反应快,处置特殊情况的判断和决策非常准确,同时他训练刻苦,准备充分,此外翟志刚性格开朗,走到哪里都会是一片笑声。翟志刚性格外向,讲话幽默
【适用主题】奋斗拼搏、爱国敬业
06
精彩时评
飞天梦永不失重 科学梦张力无限
新华社 胡喆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发,迈出了中国人遨游星汉的第一步。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托举下升空,开启了中国人又一次探索太空的壮举。
18年,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止。
半个多世纪前,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现如今,鲜艳的中国红闪耀太空。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航天梦”早已汇入伟大的“中国梦”,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惊鸿之笔。
“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问”问天、“天宫”览胜,“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一个个饱含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与文化传承的任务,一次次展示着中国航天勇攀科技高峰的探索成就,展现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九霄逐梦再问天,阔步强国新征程。中华民族对无垠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创新和突破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不懈拼搏、自主创新,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记忆。
又是一载金秋十月,又是一度家国梦圆。这次太空之旅,不仅能刷新中国人在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我们更能和他们一起体验在太空过春节……科学探索再次与航天梦想在太空奏响协奏曲。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正如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出征前所说,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
让我们一同期待神舟十三号乘组在浩瀚苍穹再立新功,创造属于中国的太空探索新纪录。
弘扬航天精神,书写时代篇章
新浪网 尚健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还将首次在轨飞行6个月,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也将刷新聂海胜等人刚刚创造的110天的在轨飞行记录,创造新的中国高度。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展现了中国为载人航天探索这一人类共同事业作出的新努力、新贡献。
坚持独立自主,勇追航天强国梦。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回望“神舟”的飞天航迹,中华民族“摘星揽月上九天”的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而今,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更进一步,首次与三舱组合体自主快速径向交会对接,首次长期在轨停靠6个月,实现4个载人航天器形成组合体长期在轨飞行,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中国载人飞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国航天人不懈探索,顽强拼搏,把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化作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自立自强,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实现了一次次零的突破。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再次彰显出追求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国决心,为实现航天强国梦不懈努力奋斗。
弘扬航天精神,勇攀科技新高峰。每一次成功发射,都凝聚着航天人的心血和汗水,每一次“腾飞”,都意味着新起点的开始,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把攻关当作永恒的课题,把钻研当作天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奋斗不息,攻关不止,攻克一道道难关,摧毁一个个顽固堡垒,以无数个“0到1”的突破,凝聚成丰硕的成果,中国航天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历史性跨越。探索浩瀚宇宙无止境,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继续破题攻关,向更高更强的目标迈进,进一步揭开宇宙的奥秘。
发挥制度优势,勇创航天新奇迹。载人飞船是一个极其庞大、复杂、综合的系统工程,倾尽了技术团队的心血,聚合了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以雄厚的国家实力做支撑,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改善科技创新生态,为科技工作者提供施展才华的大舞台;集中各界力量,汇聚多方智慧,共筑强国梦。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集中协调配置资源、有效发挥资源效益,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升空,彰显出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我们要进一步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探索未知的宇宙世界,创新超越,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胜利,实现“航天梦”助推“中国梦”。
爱国精神在浩瀚苍穹永放光芒
来源:人民论坛评论作者:肖迪2021.10.16
①据悉,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16日发射,飞行乘组由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3名航天员组成。 从9月17日神州十二号返回地球到神州十三号发射,时间仅过去短短一个月。按照计划,神州十三号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航天员将进驻核心舱,按照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进行长达6个月的工作生活。 这意味着,相较于神州十二号,此次太空挑战的时间更长、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航天员将在太空与我们共同守岁,迎接农历壬寅年的到来。(背景:神舟13号于今日发射 )
②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人类对太空的向往和探索从未止步。然而身处太空,浩瀚苍穹看似壮美寥廓,实则挑战着航天员的心理与生理极限,更经历着很多惊心动魄的瞬间。据杨利伟回忆,在执行“神五”任务时,火箭上升阶段意外出现8赫兹左右低频振动,与人体内脏产生长达26秒的共振,他感到了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一般难以承受。事实上,这漫长的26秒共振,只是我国载人航天“首飞”征途上千难万阻、千辛万苦的一个小小缩影,但却 画出了中国航天人英勇无畏、舍身为国的“爱国群像图”。 (提出论点:中国航天人是英勇无畏,舍身为国的爱国者)
③在最近的神州十二号离开地球的3个月,3名外人眼中光芒四射的中国航天员,均来自普通而朴实的家庭。当他们远离地球、巡游寰宇、“辛勤劳作”时,留在家乡的父老乡亲还在一如既往、年复一年的站在鱼塘边播撒饲料、立于秧苗旁灌溉土地。中国航天人的奉献和担当,始于热血、恒于信仰、终于爱国,他们把使命和重担铭刻心间、扛在肩上,唯独把荣誉和光环归于祖国、献给民族。(来自普通人家的航天人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把荣誉和光环归于祖国)
④因热爱而执着,因梦想而坚持,这是执行此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王亚平的一番话。虽然每一次针对空间站任务的水下训练,体能消耗都相当于跑一次“全马”,累到手抖得连筷子都拿不稳,但他们却累并快乐着。虽然每次离心机训练都要最多承受8个G的过载,脸部会变形、胸部会因受压而呼吸困难,但航天员大队成立20多年来,从未有人按下“暂停按钮”。 这种身体可以“过载”,信仰和精神永远“轻装上阵”的状态,诠释的是一种信念、一种意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今天的中国航天人身上穿越时空、力透纸背,焕发出震撼人心、摄人心魄的强大力量。 (写中国航天人具有强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⑤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精神上有怎样的海拔,就能攀登怎样的高度。虽然我们不能与神州十三号的航天员一道把足迹留在浩瀚苍穹,但我们依然要在新的长征路上,大力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甘做“孺子牛”、勇做“拓荒牛”、常做“老黄牛”,不断以爱国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铸魂补钙、淬炼成钢,始终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闯劲和“风雨无阻向前进”的韧劲,不断开创新的历史伟业、标注新的精神海拔! (倡导我们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保持闯劲和韧劲,开创新的历史伟业)
06
素材积累: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成功发射,它搭载着 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顺利升空,实现了载人天地往返。杨利伟成为了中国首个进入太空的人。这也使我国成为继苏、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神舟七号: 2008年9月25日成功发射,搭载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顺利升空,而翟志刚也成为了 中国航天史上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人。
神舟九号: 2012年6月16日成功发射,这艘飞船实现了首次与“天宫一号”的手动对接,搭载了景海鹏、刘旺和刘洋,而 刘洋成为了我国第一位女航天员。
神舟十号: 2013年6月11日发射成功,我国第一次应用性飞行。搭载了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而 王亚平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并通过电视直播与地面上的师生互动交流。
神舟十一号: 2016年10月17日成功发射,搭载景海鹏和陈冬顺利升空,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交会对接。而景海鹏也成为了我国三次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巨大。
07
金句积累:
01.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02.中国航天人的奉献和担当,始于热血、恒于信仰、终于爱国,他们把使命和重担铭刻心间、扛在肩上,唯独把荣誉和光环归于祖国、献给民族。
03.因热爱而执着,因梦想而坚持
04.这种身体可以“过载”,信仰和精神永远“轻装上阵”的状态,诠释的是一种信念、一种意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今天的中国航天人身上穿越时空、力透纸背,焕发出震撼人心、摄人心魄的强大力量。
05.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06.以爱国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铸魂补钙、淬炼成钢,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闯劲和“风雨无阻向前进”的韧劲,开创新的历史伟业、标注新的精神海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