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问题,就是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的鸿沟!
很多学生习惯了高中的学习方式,升入大学后却难以适应——不知道该学什么?怎么学?高中拼命到底,大学荒废沉沦……
1
昔日高考状元,今日盗贼,谁之过?
2003年,杨仁荣以570多分的成绩勇夺当年宜黄县高考理科第一名,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成为全家人的骄傲。大二时曾向父母抱怨所学专业没有前途,学着没意思。毕业时,因未参加物理毕业考试而没有拿到毕业证。之后便与父母失去了联系,在长达九年的时间里毫无音讯。
小叶是2006年建宁县的理科高考状元,考入浙江大学物理专业。 大二下学期小叶期末考试没考好,挂了很多科。他不敢面对父母,担心受到父母责骂,一直不敢回家,在外流浪十年,靠捡垃圾为生。今年2月,父母终于在街头找到了小叶。
四川人张非从2002年开始,一共参加了四次高考,2005年参加第三次高考时,以703分的好成绩,成为当地的理科状元。他先后被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次)录取,但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就读期间,都因沉迷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最终被学校劝退。直到2007年,再次考入清华后,才下定决心在大学期间要远离网络。
张华从小学习就十分认真,成绩一直很好, 2010年更是以全县高考文科第一的成绩被北京知名学府录取。但就在张华上大二的时候,他却到隔壁的高校偷学生手机,被北京警方抓住,判刑一年,张华因此也彻底告别了高校生活。一年铁窗生涯结束后,家人认为他已经痛改前非,便鼓励他再去复读。 再次考取高分的张华,被成都某知名大学录取,然而进校没多久,他又一次盗窃,判刑9个月。出狱后,张华只好跟随父母到拉萨打工。
看到这些高考状元的遭遇,很多人会想当然地把其中原因,归结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制力,甚至是家庭原因。
但很少有人想过,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根本就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没有相信过学生的自制力!突然脱离了命令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学、如何做。
2
中学VS大学=包办VS放养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丁钢认为,目前中国的中学和大学是两种很不一样的教育生态。中国的中小学生,在应试压力之下,升学考试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内容。
教师非常呵护学生,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成绩好坏是衡量教师的标尺,双方是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双方也在相处中有感情,教师是真心希望学生进步,所以把学生的所有时间都排满了。
而到了大学,一切都不同了。教师跟学生的关系,变成了“你没问题不要来找我,就算有问题,你最好想清楚问题再来找我”。哪怕是最优秀的高中生,到了大学,也需要慢慢转变、适应。
现在的大学希望能通过通识教育打开学生的视野,而对学生来说,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一切都要靠自己了。
简而言之,高中,是教师和学校包办一切的;而大学里,则是放养的。
这种180度的大转弯,很容易使学生在上了大学之后变得迷茫,不知所措。学生出现各种问题,也就在所难免。所以说,高中读得好,不一定大学上得好。
3
高中教育如何与大学衔接?
在高校分类愈加细化、教育追逐国际化、选择倾向多元化的背景下,高中教育如何与其衔接,并为目前在大学里大力开展的通识教育打下一些基础,是很多教育界人士关心的问题。
高中教育的功能兼顾预备性与终结性。预备性是指为学生的升学做准备,强调的是学生需要具有何种知识储备、心智能力、资格要求和心性特征才能迈入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即为应试教育做准备;终结性则要求培养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即除了应试之外,还要为满足这个社会需要应该具备的能力。
高中教育如何兼顾眼前应试和长远适应社会这两个诉求?如何兼顾基础性与选择性、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如何协调课程的灵活性与知识的系统性?如何平衡多元评价与竞争筛选?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坚认为,当下中国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仍是以标准答案和高分数为取向的学习、教学与评价。这让一些中学把数字当成办学目标,有的大学也出现了重研轻教的现象。
在有些地方,本来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新高考,也呈现出一些功利化特点。本来以个性选拔为目标的竞赛和自主化招生,也沾染了功利化的色彩。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的教育很难呈现多元化的评价。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丁钢说,“如何实现多元评价”是一个同时困扰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问题,在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尽管上海和浙江都加入了综合素质评价,但多元评价的落实,仍有很多问题。
有专家认为,一方面,高中课程设置较为简单,内容减负,高考区分度不足;另一方面,学生为了在低难度考试中不出错,确保成绩的稳定性,会大量刷题,这加重了学业压力,低效重复的学习并没有构成真正的智识挑战,中学减负却成为增负。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陆一说,高考如同一个建筑的钢架,是整个国家教育制度的基础设施,旨在维护基本教育公平。“高考的粗筛效果是显著的,但难以做到细筛,而这方面自主招生与竞赛可以提供一个比较有效的补充。”
也有专家认为,当前,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愈发多元,生活体验愈加丰富,自我认知迅速发展,需要多元选拔机制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诉求。
4
构建多样、丰富、可选择的课程体系
教育是帮助学生社会化的过程,而课程正是社会生活经典的浓缩,让一个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基础教育,通过修习丰富的课程正确地认识社会,这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传统的中学录取方式给学生贴上的分数标签,很容易误导家长和学生自身。如何从单纯的分数圈子里走出来,还原学生真实的自我,仅仅靠观念,甚至多元评价的尺子,远远不够,开发适应并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就成为教育的使命。
我们国家用十多年的时间推进课程改革,实现了基础教育课程转型,且让一线的校长、教师认可其价值追求,实属不易。选修课程的提出,从根本上尊重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在一所学校里,如何给每一门选修课程定位,如何为有着各种可能性的孩子最大限度提供不一样的课程体验,把课程作为对每一个不同生命成长的养料,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多一把尺子,的确能多一批好学生;然而,只有多一些可选择的课程,才能培育更多的好学生。
一位刚刚参加完学生音乐会的数学老师说,没想到那个数学永远都不及格的学生,竟然是大提琴的首席,他在乐池里完全是一副卓尔不凡的模样;
一位英语老师说,当她把美术老师推荐的一位学生的油画作品挂在自己教室时,她立即发现自己过去对这位学生的认识是非常片面的,自那以后,她完全改变了对这位学生的评价,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应该承认,目前的中小学课程体系很容易按一个标准把学生划分为好学生和差学生,对不一样学生的各种可能性缺乏关照。当学生成绩差距越来越大,学生走进同一所学校、坐在同一间教室,如果我们不能提供丰富、多样、可选择的课程,就很难带来教师思想的转变,抱怨生源差、找不到适切的教学方式就可能成为常态。
5
从教走向学,让核心素养落地
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的诞生,给教师角色带来了巨大冲击。学校教育到底应该留给学生什么?2017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认为,素养是教不出来的,如果把课程目标锁定在核心素养,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式,从教学走向学习。
首先,要把传统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师生共同的学习目标。过去的教学目标往往写在备课本上,甚至只在老师心里,个别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但学生也并不了解。只有转换为学生明白的道理、方便理解的方式、可操作可评估的标准,进而成为得到学生自我确认、有意愿去挑战的目标,才可能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
其次,还要帮助学生高效学习,给学生提供学习工具、脚手架,在特定的学习单元里,给学生提供资源线索、合理划定修习范围,为不同学习方式、节奏和进度的学生搭建不同的攀登阶梯。
把教学变成学习给教师带来最大的挑战是,每个学生的学习变得不同了,从学习内容到学习路径、学习进度,百花齐放到“不可收拾”。在这样的各不相同的学习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充分暴露,我们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很自然地了解了学生,因材施教自在其中,学生的个性成长迅猛异常。
一旦把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他们之间的沟通、合作、争论、妥协、创新就不可避免,跨学科综合学习也层出不穷,从做题到做事,从解题到解决问题,成为每一天课堂学习的常态,核心素养的落地水到渠成。
6
高考制度如何实现求同存异?
如何能实现保证差异性,又有同一标准的高考制度?
丁钢教授认为,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替代高考。这类考试可以从高一开始,每年考两次。具体来说,学业水平考试,其实就是学科测试。每个学科可以按照难度,出ABC三套卷。比如一个学生未来想填的志愿是中文系,那么他的数学考卷可以选择B卷甚至C卷,语文当然要选择A卷。
这样既和大学的专业方向相衔接,又能尊重不同人的个体差异,让学生从中学起就有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