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中国好课堂的用户?马上注册
高中高考资讯
2018年自招大数据分析,内含2018年各高校自主招生报名条件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1日
信息来源:中国自主招生网
分享:

自主招生并不是面向顶尖学生的专属,理论上,只要你的成绩能达到当地的一本线,都可以去规划、去参加自主招生。而且自主招生会成为进入重点大学的主要途径之一!

据中国自主招生网统计,2018年共有83.7万考生报名参加自主招生,较2017年增幅达35.4%!

从上图可以看出,自2015年开始,自主招生报考人数逐年递增,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报考人数分别为16.2万人、48.5万人、60.6万人、83.7万人!以下为90所高校自主招生报考人数汇总。

透过数字看本质,在自主招生报考人数激增的背后,对目前的高一高二学生准备自主招生又会带来哪些深远影响?相信这些问题,都是众多老师、家长和考生非常关注的。接下来就进行详细分析!

一、2018年自主招生报名情况分析

1.“清华领军”、“北大博雅”势头强劲

由于清北的自主招生报名条件要求太高,大量考生选择报考要求较低的清华领军计划、北大博雅计划来冲击名校,其报考人数均大幅超过了自招报名人数。

其他高校也都通过综合评价等方式争抢优秀生源,招生方式多元化渐渐成为未来的大趋势。

2. 2017年初审通过率高的院校今年大热

今年报考自招的家长和考生们应该有相当大一部分研究过2017年的录取数据,因此去年初审容易通过的院校今年的报考人数和增长量名列前茅。

如2017年初审通过人数第一的西南大学,今年报考人数仅次清北,排名第三(若不算博雅领军则排名第一),且遥遥领先;中南财经政法、华中科大、中国人民大学、中南大学、兰州大学等17年初审通过人数高的名校,今年不论报考人数还是增长量排名都很靠前。

3. 报名条件降低的名校竞争激烈

如复旦大学今年的竞赛报名条件由国奖降为省一,报考人数直接翻了近4倍,至15000人,竞争可谓惨烈;武汉大学今年没有明确的竞赛奖项要求,报考人数也大增;中国人民大学只要求省三,报名人数增加近一半;华中科大只要求省二,报考人数大增,等等;报考了这些高校的考生要做好充分准备。

4. 新晋“双一流”大学成自招黑马

郑州大学绝对是2018年自主招生的一匹黑马,在简章没有太大变化情况下,报名人数巨额增长。猜测可能因为郑州大学进入“双一流高校”行列,导致河南本地考生对该校认可度上升。

5.上交大、浙大、南大成今年“甜品级”名校

由于今年自招考试时间撞车严重,考生必须在各大名校中做出艰难抉择,这也直接导致了一些名校今年报考人数的下降;

C9名校中三所:上交大、浙大、南大今年的报考人数较去年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上交大今年报考人数竟减少近3600人,减少量排名第三!

另外中国政法、北邮、华东理工等校今年的报考人数也有明显降低。报考了这些高校的考生可以偷着笑了,你们将面对更小的竞争,同时有更大的机会进入这些名校。

二、2018自招初审通过率趋势分析

一方面,2018自招报名人数总体呈现强势上升的趋势,大部分院校的自招报名人数都多于2017年;

另一方面,2018大多数高校自招的报名条件相比2017年更加严格,文科竞赛不受欢迎、论文专利将被严查、五大学科竞赛奖项要求稳中有升,这都将导致各校初审大面积刷人,初审通过人数恐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此外,在90所大学招生计划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三大专项计划、综合评价招生、三位一体招生都可能挤占一些顶尖大学的自主招生录取人数,复试也可能会更加严格,最终拿到自主招生优惠政策的考生,很有可能少于2017年的人数。

对于这种变化,走进名校都会第一时间为大家详细总结各种政策,帮助考生做好相关准备,大家持续关注即可。

三、未来两年自招趋势分析

1.自主招生竞争更加白热化

随着高考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自主招生、综合评价等招生选拔模式在重点大学招生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中学、家长和考生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另一方面,由于高考改革指挥棒的作用,高考试题难度有所调整,考生成绩呈现扁平化趋势,尖子考生并非像高考改革之前那样在高考中占据绝对优势,导致裸分的竞争压力剧增。这也导致众多学校和考生纷纷关注其他的招生途径,提高高考的成功率。

此外,自主招生早已经不是省市重点中学的专属,超80%的地级市、县城中学都在关注自主招生,许多中学甚至专门成立自主招生办公室或者教研组,来推进自主招生工作。

因此,在这种形势下,自主招生报名人数逐年攀升,是一个必然现象,未来几年自主招生竞争压力依旧很严峻。

2.自主招生报名条件变化大

1)理科类竞赛依然是主流

统计2018年90所高校自主招生简章发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奥赛在报考中依然占有绝对竞争优势,超过95%以上高校在其招生条件中明确提及学科竞赛奖项。

说明:2018年报考条件上升的高校有: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苏州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报考条件降低的高校有: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化工大学。

根据上表统计发现,学科竞赛省级二等奖以上的考生大概可以报考80%左右的自主招生高校,而省三等奖的考生则可以报考30%以上的高校。具体图如下图所示:

(2018高校自主招生对五大学科竞赛等级要求分析图)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4所高校认可本省(市)省级初赛奖项,1所高校认可所有省份省级初赛奖项。如北京工业大学认可落款为北京市XX学会的证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则认可落款为江苏省XX学会的证书;西南交通大学认可省级学会主办的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竞赛一等奖。

2)文科类竞赛逐渐降温

往年文科类竞赛,如:叶圣陶作文大赛、新概念作文、创新作文、创新英语、英语能力等大赛一直是文科考生报考自主招生的主要敲门砖。

2018年除了北林对英语能力大赛有说明外,其他学校都未明确说明认可哪些文科类赛事。但众多高校把在语文、英语大赛中获得省级或者国家级奖项,作为招生条件之一。

例如,南京大学招生条件要求:“高中阶段在全国性人文社科竞赛决赛中获得二等及以上奖项”;北京师范大学要求:“在全国英语、作文比赛获奖及具有文学、语言文化(含英语)等方面特殊才能者”。

虽然文科类竞赛的具体奖项名称在2018年自主招生简章并未直接提及,但并不表示高校不认可,建议高一高二的文科生,如果确实有兴趣爱好,可以尝试报名参加。

3)科创类竞赛成“新宠儿”

在文科竞赛受冷落的同时,科创类竞赛成为新一代的“宠儿”,统计发现,2018年有60%左右的高校认可科创类竞赛赛事,尤其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和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此外受人工智能、AR、VR等技术的冲击和影响发展。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逐渐受到高校的关注,2018年有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8所高校明确说明认可该大赛,预计未来,该项赛事会受到更多的高校关注和认可。

4)综合成绩优秀依然有机会

自主招生主要招收具备创新潜质和学科特长的考生,并不表示无奖项的考生就没有机会参与自主招生,2018年兰大、哈工大、华南理工等十几所高校认可综合成绩或者单科成绩优秀的考生。

许多家长和考生一直误认为,自主招生是竞赛特长生的专利,其实不然。自主招生资格的获得,是建立在高考成绩满足条件的基础之上,高考成绩也是自主招生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以2017年自主招生为例,全国共计有13.6万余人获得自主招生初审通过资格,而2017年各项竞赛获奖总人数远低于初审通过人数。因此,如果说高校单以竞赛奖项为初审唯一参考指标,显然是不对的。

5)论文、专利原创严格考核成常态

2018年3月23日,教育部专门下发文件,要求高校进一步严格自主招生资格审查和考核工作,提出严格报名条件、严格材料审查、严格学校考核、严格监督制约、严格惩处造假等“五严格”工作要求。

针对这一文件精神,众多高校在2018年自主招生简章中,对于造假泛滥区的论文和专利审核做了特别强调和要求。

例如,中国人民大学要求:“将对考生取得的文章、书籍、专利等成果进行论文查重、真伪鉴定、质量评估等严格审核。”同时还将面向一定范围的考生,针对其报名时提交的专利、论文、证书等材料组织复核考试。复核结果为“不通过”的考生,不可认定为资格生。

最后需要重点提醒,高校的招生条件并非一成不变,每年都会结合实际情况做一定调整。往年的情况仅供参考,但并非绝对。

建议2019届、2020届的家长和考生视实际情况而定,切忌生搬硬套。另外在定位择校时,尽可能考虑全面,“冲、稳、保、垫”各层次学校均要有考虑,方能在自主招生报考中占据绝对优势!

3.报名时间严重压缩

2018年高校自主招生报名普遍只有10天左右的时间,部分学校时间更短。10天时间需要家长和考生完成:研究清楚各高校招生政策、筛选目标学校、准备申请材料、做网上报名、找中学相关部门盖章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及最后的申请材料邮寄等工作。

如果家长和考生没有在自主招生报名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研究相关政策、准备相关材料,几乎是不可能顺利完成报名申请的。

因此,中国自主招生网建议2019届、2020届的家长和考生,自主招生准备宜早关注、早学习、早研究,忌临时抱佛脚、赌大运!

4.复试时间严重撞车

梳理高校自主招生简章发现,多数高校考试集中在6月10日左右,考试安排严重撞车。想同时参加两所学校的测试难度非常大。

尤其同一地区的高校,考试时间基本都有冲突,如:北京高校集中在6月10日测试,上海高校普遍6月10日/6月17日,湖北高校普遍6月10日-11日。

四、对2019/2020届考生和家长的建议

“凡事预则立”,自主招生并非是到高三才开始准备,临时抱佛脚,成功的机会非常渺茫。自主招生的规划和准备建议趁早,比如学科竞赛,高中开始就需要着手准备,再如清华北大的夏令营和冬令营,高二甚至高一的学生都已加入其中,提前和高校做深度接触。

1.高二(2019高考)的学生现在可以做什么准备?

参加作文比赛。还可以提前参加各类竞赛训练。高二学生尤其可以参加信息和生物竞赛,尤其是生物竞赛,更容易获得奖项。需要注意的是生物竞赛类的考生可供选择的专业较少,一般情况只能选择生物相关专业。

2.高一(2020高考)的学生现在可以做什么准备?

提前学习高中知识的同时,选择1-2科竞赛进行系统学习。

特别提醒各位高一高二的考生,自主招生的报名材料准备工作应该在高一、高二准备,最晚也应该在高三上学期准备,如果拖到高三下学期准备,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扰乱高考计划。

我们建议高一和高二的学生应在提高学习成绩之余,参加一些学科特长竞赛、发表一两篇论文、或者申请一个专利,为自己多争取一个机会,拿一张“入场券”。

3.高一高二学生的家长应避免以下认识误区

误区一:只有成绩特别好的考生才能参加自招

很多人都认为自招是那种成绩特别拔尖的学生报考的,其实不然,对于那些学生来说,自招只是锦上添花。

而如果你的成绩只是比一本线高一点点,或者在一本线左右,那自招无疑是雪中送炭。虽然成绩不是特别优异,但你可以通过特长优势、个人魅力、谈吐风格等各方面征服面试官,拿到加分的优惠。

误区二:参加自招一定要全面发展

很多同学认为参加自招一定要全面发展,所以在写自荐信时往往要求把孩子写的各方面都非常优秀,通篇的溢美之词。

其实这就是对自招的定位不准,说白了自招就是一个为偏才开通的渠道,高校看重的是你在某一方面的能力,而且历来那些成功人士、科研人才,他们都是在自己的专项里做的非常出色,并没有面面俱到,其实招生老师希望看到能正视自己缺点的人,当你把自己夸得太完美时,只会让招生老师觉得乏味、毫无特色。

误区三:等到高三再准备自招

很多同学都是到高三了才想到参加自招,往往把自己和家长都搞得非常忙乱,其实自招要经过初审、复试、报志愿等。

提前准备资料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流程,所以有自招意向的应该在高二时就提前准备,这样到高三才能游刃有余。

误区四:自招招生少,几率不大

每年自招人数差不多都是高校招生数的5%,的确不高,但参加自招对考生来说是多一份保障,不要想到机会低就拒绝,而且现在自招也不影响高考,完全可以一试,为孩子多争取一个机会。

误区五:没有奖项自招肯定不行

很多人认为参加自招的孩子都应该是获得了很多比赛奖项的,自己没有这种获奖经历往往就放弃了,千万不要有这种念头,奖项固然重要,但每年还是有很多自招成功的考生都没有什么获奖经历,他们或是专业性强,个人规划与学校高度符合,或者极具特色的人格风格等等,所以不要无奖项不自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