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等级赋分”是大家聊得一个很火热的话题,那究竟什么是等级赋分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什么是等级赋分制?
某次考试,小明历史卷面考了95分,在全省排名70%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65分。而小张物理卷面考了65分,在全省排名3%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95分。
学生考试时会有一个原始的卷面分数,根据这一分数,进行由高到低的排序,分出A、B、C、D、E五个等级,在A-E五个等级之内,又细分了21个等级,再把对应等级转化为具体的分数。
以浙江省2017年等级性考试成绩赋分表为例(如下图)
所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按照百分制去排位次,前3%就代表只被3%的考生超过,即全体考生的前3%;50%就代表被一半的人超过,以此类推。然后将百分等级再转化为分数。此时的分数就与最开始的卷面分数完全不同了,因为已经通过排名给标准化了,各个科目之间也可以直接比较与加和了。
举例
假设在新高考中,小刚和小丽高考都选考了物理和化学,而且在高考中两个人的语文、数学、外语和物理、化学的成绩之和相同;
小丽另外选考了生物,成绩是90分,最终以优异成绩顺利进入了北京大学;但小刚另外选考的地理只考了65分,最终只能进入一所211大学。
如果按照这种传统的记分方式,可以看到,因为选考科目不同,二人的命运走向完全不同。
然而事实却是,在这次高考中,生物试卷的难度很小,小丽考的90分只排在全省50%的名次;而地理试卷的难度很大,小刚考的65分却能排在全省前10%的名次。
所以按照新高考的等级赋分规则,小丽最后计入高考成绩的分数为75分,小刚最后计入高考成绩的分数则为90分。
这样有效规避考试难度和科目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分数转换为同质性的标准分数,才能进行科学的比较与求和。
因此,等级性科目考试成绩的计算方法是:
① 考生参加考试,获得卷面成绩;
② 根据卷面成绩,得出在全省内这一学科的排名;
③ 由赋分规则找出赋分;
④ 等级赋分后的分数,作为最终成绩计入高考成绩。
为什么要实行等级赋分制?
举例
小明,某次数学考试考了95分,回到家父母一看,哇,成绩很好,于是给他做了一顿大餐以作奖励。后一次还是数学考试,小明只考了75分,父母一看觉得他考的太差了,气不打一处来,训斥一顿以示惩戒。
对于唯分数论的父母来说,分数的高低是判断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然而,事实却是,在第一次考试中,题目非常容易,全班的平均分是97分,小明的95分只排在全班倒数第十;而第二次考试中,题目难度非常大,全班的平均分是70分,小明的75分已经排到了全班正数第十名。
从这个例子就能看出来,考试的难度不同,使得分数的高低比较,变得没有实际意义,这也是新高考引入“等级赋分”方式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