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就是要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学其所好、考其所长、录其所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选考科目的选择已经初显了学生的学科兴趣和能力,如今在志愿填报环节考生也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兴趣特长和学习能力,结合发展志向和职业规划,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事实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考生也不必纠结“冷热”之争,专业对每个人而言只有合适或不合适的区别,感兴趣、学有优势的即为合适的。当然在选择专业时,首先我们要知晓所选专业的内涵,要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课程、研究领域以及就业前景等情况,深化对欲选专业的认知。其次要了解有多少大学在本省有这个专业的招生计划,并通过进一步关注该校专业办学条件、办学实力、办学成果,重点看看其支撑学科、实验室、科研平台、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教改成果等带“国”字号、“省”字号的多不多,各类排行榜中的排名好不好等等,识别不同大学的专业实力,筛选出拟填报专业的不同梯次的院校。
事实上不少大学都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有的甚至强过重点大学。例如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一直是她的办学优势,师范专业一直备受家长考生的青睐。与此同时,学校致力于向综合性大学迈进,非师范专业数量已经超过师范专业,并且不少专业实力不俗。浙江师范大学拥有化学、材料学、工程学、数学等4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有政治学、生物学等18个省级一流学科,有汉语言文学、教育技术学、数学与应用数学3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有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电子商务等11个省“十三五”优势专业,有戏剧影视文学、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工程等7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
事实上,大学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所学本科专业直接相关的不到30%。相比专业尤其那些专业定位尚未明晰的考生来说,大学尤其综合性大学可以成为考生的首选。综合实力强的大学往往也以其强劲的学科实力、优秀的师资力量、良好的文化底蕴,以及可以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样的可能、更高远的平台、更丰富的经历,更多的保送研究生、出国境学习、接触前沿领域的机会和优势,得到学生更多的青睐和信任。
依据分数,统筹考虑,合理拉开梯度,确定适合自己的志愿
平行志愿志愿中,也可以前3-4个左右的志愿冲一冲,后2-3个左右的志愿要尽量符合学校的平均投档分或者专业录取平均分。具体比例可以根据每个人的风险偏好、承受程度的不同,可作不同调整。在具体填报过程中考生要从高考分数出发,综合考虑个人兴趣特长、生涯发展规划、大学专业认知、家庭意愿条件等因素,根据自身的位次号、总分一分一段表、往年各校录取投档平均分、最低分以及录取名次号等资料,选择10所左右不同梯次的学校。综合评估后有目标、有梯度地列出自己最想进、比较想进的、一般想进的、可以进的学校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