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这四个字对于大家来说,想来并不陌生,越来越多的省份对于高考志愿填报都在实行平行志愿。那,平行志愿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容易陷入哪些误区?平行志愿也会掉档吗?如何才能避免?这么多的问题,考生和家长肯定有些迷糊,看了下文的解读,你会秒懂报考。
一、什么是平行志愿?
就是在普通类院校各录取批次分别设置一个平行院校志愿和一个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提前录取批次和本科各批次的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三所院校或A、B、C、D、E五所院校,也有的为A、B、C、D、E、F、G、H、I、J十所院校。
他们之间是平行关系,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首先将考生档案投到考生填报的A学校,如成绩不够,则投到B学校。若符合B院校的投档条件,就不再向C院校投档。依次类推,只要被检索的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校投档。档案投出则完成该考生的投档过程,投档后由院校决定录取与否,如果经检索未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就可以进行征集志愿。
二、平行志愿有什么特点?
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有这么几点:志愿并列、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① 志愿并列
在一个投档时间段内可以填几个志愿。比如:江苏考生可以填报四个志愿,这四个志愿之间没有主次之分称为志愿并列,所以叫平行志愿。
② 位次优先
按照考生成绩进行位次排序。在平行志愿投档检索时,按照位次先后顺序投档检索。
③ 遵循志愿
目前实行平行志愿的地方一般可填报3到5个院校志愿,分别以英文字母ABCDE排列出一个自然的顺序。投档的时候按照这个考生的自然顺序逐一检索。
也就是说首先检索A志愿,其次再检索后续志愿。当符合A志愿学校的条件时,考生的档案就被投入A志愿院校中,其他后续志愿就不再检索;如果考生不符合A志愿的投档条件,那么就要看他的B志愿,如果B志愿仍然不符合要求,再看他C志愿,依次检索下来,直至检索完毕。
④ 一轮投档
考生档案只要投档成功,就停止对其它志愿检索。如果考生的档案被高校退回来,即使分数达到后续志愿也不检索,要进入征集志愿或者下一批次的志愿填报。
三、平行志愿容易陷入哪些误区?
虽然平行志愿的投档模式在全国大部分省份已经实行很多年了,但是对于第一次接触高考志愿填报的考生和家长来说,还是会陷入平行志愿的误区,从而造成“高分低就”,甚至落榜的悲剧。那平行志愿都有哪些误区?看懂这些才能做到及时防范。
误区1:平行志愿可以一档多投
实际上,平行志愿是一档一投。考生选择了 N 所院校作为某一批次的平行志愿,录取时档案会被投至填报顺序排在前面且达到了投档条件的那所院校;不是投向 N 所中所有达到条件的院校;更不是这 N 所院校逐个都投档。
误区2:平行志愿可以多次投档
实际上,在某一批次的录取过程中,考生投档后如果因为专业志愿填报过高或其他原因被院校退档,都不会再被投档,而是需要参加征集志愿。
比如:2016高考天津考生B同学,高考成绩为650分,平行志愿上填报的学校有:A天津大学、B山东大学、C浙江大学、D中国海洋大学、E河北工业大学。
通过新浪高考志愿通卡高校历年分数线查询到,2015年天津大学的录取最低分为629分,于是小张投档至该校。如果最终小张未达到填报的某专业的分数要求,又不服从专业调剂,或是因为其他原因小张被天津大学退档。那么,这种情况下,小张将不会再被投档至其他四所学校,只能随后参加征集志愿的填报。
误区3:平行志愿没有先后顺序
实际上,对考生而言,虽然N个院校为平行志愿,都可看作是考生在本批次的第一志愿,但它们还是有先后顺序的。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应该将最想上、预计“门槛高”的院校放在前面,而将录取几率大的院校放在后面,也就是为报考设保底院校。
因为对某一考生来说,投档时是按其平行志愿中N个院校的先后顺序依次检索投档的。如果符合其中一个,档案就投出去了,考生就不再有机会投档至这个学校后面的院校了。所以,填报志愿时仍然需要有顺序。
误区4:实行平行志愿后就没有了风险
平行志愿可以大大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但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考生仍将面对“平行志愿投档比例大于100%”、“专业志愿填报过高”、“不服从专业志愿调剂”等带来的退档风险。为此,填报平行志愿时务必要将N个院校间的志愿梯度拉开,如果能够接受的话,可以选择服从调剂。
比如:2017年高考福建文科考生A同学,考试成绩601分,想要报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通过新浪高考志愿通卡高校历年分数线查询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2015年、2014年在福建本科一批录取平均分分别是545分、590分、598分,因此考生有足够的信心报考该院校。
但是,如果最终考生的成绩没有能够达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录取分数要求,或因为考卷难易程度有变化,或因为招生数量的改变,或因为投档比例等其他因素。此时,如果考生选择了服从调剂,还可以被录取到该校的其他专业,如果不服从调剂,则会因为专业志愿填报过高被退档,进入到征集志愿的行列。
四、什么情况下会掉档?
1、投档比例过高
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是“分数优先”,但具体到每个考生来说,却是“志愿优先”,即排在前面的院校志愿先被检索。
高校在招生章程中规定提档比例为100%至120%,提档人数超出实际录取人数,有时在实际录取中提档的考生又没有足够的机动名额来弥补,可能会对低分考生进行退档。
报考专家提示:考生及家长认真阅读招生章程,一般来说,提档比例越高的学校,潜在风险越大,提档比例越低的学校,潜在风险越小。如果遇见投档比例为120%的院校,要谨慎对待,尽量研究前几年投档和退档情况。
考生最好把最喜欢的院校填在第一志愿,依次拉开10~20分的梯度,而最后一个院校志愿则应起到保底作用。
2、对目标院校“大小年”趋势分析不准确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个学校报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较大,导致录取分数忽高忽低,走势无常。形成“大小年”原因主要是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所造成的。
报考专家提示:考生及家长应该从头一年该校录取分数线、该校当年招生计划投放量、宣传力度这3个因素来分析“大小年”现象,避免“志愿扎堆”。
3、过分重视专业,不服从调剂
这是“高分落榜和进档后被退档”的主要因素。考生专业要求较高或不服从调剂或不填写,造成进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报考专家提示:专业应冷热搭配,应用性、热门专业往前排,基础性、冷门专业往后排。尽量服从专业调剂,因为如果有一所院校提档,而比你分高的人占满了你所选择的专业,你又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话,必然会落到“征集志愿”的行列,那时可供选择的学校和专业更少!
总之,志愿填报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风险的大小则取决于考生的实力和定位能力,以及家长的重视程度。毕竟考生和家长都不是报志愿的专家,只有志愿填报专家才可以科学搭配院校和专业,有效避免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