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将为大家解答的志愿填报术语是平行志愿,分别从什么是平行志愿、平行志愿的特点、平行志愿容易陷入的误区、平行志愿可能掉档的情况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一、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即在普通类院校各录取批次分别设置一个平行院校志愿和一个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提前录取批次和本科各批次的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三所院校或A、B、C、D、E五所院校,也有的为A、B、C、D、E、F、G、H、I、J十所院校。专科各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D、E五所院校。
他们之间是平行关系,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将达到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依次检索。
具体而言,首先将考生档案投到考生填报的A学校,如成绩不够,则投到B学校。若符合B院校的投档条件,就不再向C院校投档。依次类推,只要被检索的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校投档。档案投出则完成该考生的投档过程,投档后由院校决定录取与否,如果经检索未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就可以进行征集志愿。
二、平行志愿的特点
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志愿并列、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① 志愿并列
在一个投档时间段内可以填几个志愿,例如江苏考生可以填报四个志愿,这四个志愿之间没有主次之分称为志愿并列,所以叫平行志愿。
② 位次优先
按照考生成绩进行位次排序,在平行志愿投档检索时,按照位次先后顺序投档检索。
③ 遵循志愿
目前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区、市)一般可填报三到五个院校志愿,分别以英文字母ABCDE排列出一个自然的顺序。投档的时候按照这个考生的自然顺序逐一检索,也就是说首先检索A志愿,其次再检索后续志愿。当符合A志愿学校的条件时,考生的档案就被投入A志愿院校中,其他后续志愿就不再检索;如果考生不符合A志愿的投档条件,那么就要看他的B志愿,如果B志愿仍然不符合要求,再看他C志愿,依次检索下来,直至检索完毕。
④ 一轮投档
考生档案只要投档成功,就停止对其它志愿检索,如果考生的档案被高校退回来,即使分数达到后续志愿也不检索,进入征集志愿或者下一批次志愿填报。
百年英才小编提醒:大多数采用平行志愿填报方式的省市,在本科一批可以填报6个志愿。
三、平行志愿容易陷入的误区
虽然平行志愿的投档模式在全国大部分省份已经实行很多年了,但是对于第一次接触高考志愿填报的家长和考生来说,还是会陷入平行志愿的误区,从而造成“高分低就”甚至落榜。为此,百年英才小编整理了4个常见的误区:
① 平行志愿可以一档多投 ×
实际上,平行志愿是一档一投。考生选择了 N 所院校作为某一批次的平行志愿,录取时档案会被投至填报顺序排在前面且达到了投档条件的那所院校;不是投向 N 所中所有达到条件的院校;更不是这 N 所院校逐个都投档。
② 平行志愿可以多次投档×
实际上,在某一批次的录取过程中,考生投档后如果因专业志愿填报过高或其他原因被院校退档,都不会再被投档,而是需要参加征集志愿。
比如考生小张高考成绩为 660 分,平行志愿填报有:A天津大学,B山东大学,C浙江大学,D中国海洋大学,E河北工业大学。
天津大学的投档线为 658 分,于是小张投档至该校。假设小张未达到填报的某专业的要求又不服从专业调剂,或是因为其他原因小张被天津大学退档,则小张不会再被投档至其他四所学校,只能随后参加征集志愿的填报。
③ 平行志愿没有先后顺序×
实际上,对考生而言,虽然 N 个院校为平行志愿均视为考生在本批次的第一志愿,但它们还是有先后顺序的。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应该将最想上、预计“门槛高”的院校放在前面,而将录取几率大的院校放在后面。
因为对某一考生来说,投档时是按其平行志愿中 N 个院校的先后顺序依次检索投档的。如果符合其中一个,档案即投出,考生就不再有机会投档至该院校后面的院校。所以,填报志愿时仍需有顺序。
④ 实行平行志愿后就没有了风险×
平行志愿可以大大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但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考生仍将面对“平行志愿投档比例大于 100%”“专业志愿填报过高”“不服从专业志愿调剂”等带来的退档风险。为此,填报平行志愿时务必要将 N 个院校间的志愿拉开梯度。
四、平行志愿可能掉档的八种情况
① 投档比例过高
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是“分数优先”,但具体到每个考生来说,却是“志愿优先”,即排在前面的院校志愿先被检索。
高校在招生章程中规定提档比例为100%至120%,提档人数超出实际录取人数,有时在实际录取中提档的考生又没有足够的机动名额来弥补,可能会对低分考生进行退档。
百年英才小编建议:考生及家长认真阅读招生章程,一般来说,提档比例越高的学校,潜在风险越大,提档比例越低的学校,潜在风险越小,如果遇见投档比例为120%的院校,要谨慎对待,尽量研究前几年投档和退档情况。
考生最好把最喜欢的院校填在第一志愿,依次拉开10~20分的梯度,而最后一个院校志愿则应起到保底作用。
② 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最低录取分数
由于每个省份的省控线每年都在发生变化,再加上每年院校的招生计划、招生专业都在变化,这些都造成了院校录取分数的波动。
百年英才小编建议:考生及家长不要参照过去分数填报高考志愿。
③ 对目标院校“大小年”趋势分析不准确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个学校报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较大,导致录取分数忽高忽低,走势无常。形成“大小年”原因主要是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所造成的。
百年英才小编建议:考生及家长从上年该校录取分数线;该校当年招生计划投放量;宣传力度这3个因素来分析“大小年”现象,避免“志愿扎堆”。
④ 过高估计自身实力
不少考生在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的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
百年英才小编建议: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选择好保底院校,保底院校建议用本批次学校和下一批次学校,这样才能避免落榜。
⑤ 过分重视专业,不服从调剂
这是“高分落榜和进档后被退档”的主要因素。考生专业要求较高或不服从调剂(或不填写),造成进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百年英才小编建议:专业应冷热搭配,应用性、热门专业往前排,基础性、冷门专业往后排。尽量服从专业调剂,因为如果有一所院校提档,而比你分高的人占满了你所选择的专业,你又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话,必然会落到“征集志愿”的行列,那时可供选择的学校和专业更少。
⑥ 吃不透院校《招生章程》形成死档
有的院校对加分政策只在投档时承认,录取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有的学校规定了专业级差,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时,要减掉一定分差后才能与第一志愿的考生排序;有的专业还对身体条件、男女生录取的比例、单科成绩或学业水平测试选测科目等有一定的要求,这些问题稍不注意就会形成“死档”。
比如,中国民航大学2018年本专科招生章程中明确指出,要求报考的考生数学、英语单科成绩优异,高考投档成绩须超过当地一本线或自主招生最低控制线规定分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章程中指出,江苏省考生学业水平测试选测科目的成绩等级须达到AA,进档考生按先“分数后等级”的规则排序,考生高考分数相同时,优先比较物理科目等级。
百年英才小编建议: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认真阅读学校招生章程,看清学校对考生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或学业水平测试等的要求,避免落榜。
⑦ 坚守本地院校,不去外省高校
很多家长认为本地高校招生数量多,录取的机率就会大些,但实际的情况是本地院校录取人数多,报考本地的考生更多。
百年英才小编建议:考生及家长拓宽选择范围,增加选择机会,这样低分也能读到好大学。
⑧ 考生定位不准,所报院校总体“扁平”
没有保底院校,有的考生甚至将分数更高的分数列为后续志愿,形成志愿倒挂(即无效志愿),造成落榜。
百年英才小编建议:平行志愿所报的几所院校切忌“扁平”,一定要拉开院校之间的志愿梯度。
总而言之,填报志愿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风险的大小取决于考生的实力和定位能力,“风险”的识别能力取决于考生及家长的学识与重视程度。考生和家长只有在填报高考志愿前,认真阅读院校招生章程,分析当年招生计划,合理制定高考志愿填报策略,科学搭配院校和专业,才能有效避免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