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中国好课堂的用户?马上注册
高中高考备考
学会这些小说鉴赏与答题技巧,你的语文成绩还会低吗?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08日
信息来源:语文老师
分享:

以前考试的时候,每次做到小说题我都是比较烦躁的,因为实在是不好把握小说的主旨,就不好在问题下面乱答,因此,相对于小说,我更喜欢传记类的阅读。但是后来我发现,其实有的时候把答题的套路掌握好了,其实回答小说题也挺简单的,考试的时候把握自然也就大了很多~所以,于老师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小说的答题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5.png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之所以要选择三要素,是因为所有小说鉴赏的考查(一)直接考查这三个要素;(二)从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艺术手法5个方面组织答案。

我们将分五个专题,把这五个方面的主要概念和主要考查角度与形式都做一个总结。

情节

(一)和情节有关的重要概念

线索

1、就是贯穿小说始终的主要人和事件,通过线索将小说的主要情节、人物串连起来。

2、线索有单线、双线之分。单线就是一条线索;双线是两条线索,一般是一明一暗,同时进行,不时交叉。明线就是直接描写的,明显的线索;暗线一般是间接描写的,不明显的线索。

3、概括线索是难点。把握两点:

①抓住贯穿始终这一点,一些局部的人和事不能成为整个小说的线索。

②从关键词入手。先找到主要、关键的事件和人,再组合整理。

例1、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小说《马兰花》,主观题“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这里明线的关键词是什么?

大家应该不难找出来“马兰花,借钱,吵架”我们做一个合理的替换与整合,那就是“马兰花因为借钱给麻婶,与丈夫发生矛盾的事。”

暗线呢,关键词是“麻婶,麻婶女儿,还钱”,整合就是“麻婶记账,麻婶女儿最终还钱的过程。”

(二)情节@是什么?

实际上真正的问题中,几乎没有出题人会直接在题目中写上情节两个字,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哪些是在考情节方面的内容。

小说就是靠一个又一个情节构建起来的,最吸引我们的也是其中引人入胜的精彩情节,情节就是一个个的事件,在这一个个事件中,作者描述着故事,描写着环境,塑造着人物,表现着主题。作为情节的考查,可能——

①找线索,

②找原因、结果、过程,

③找铺垫、伏笔、照应等等,

这些都是情节。

要紧紧扣住小说本身,真正去读小说,想小说,不要文字还没有读完,就想着找模板,拼答案。

答题模板、格式、技巧这是答题的最后一步,而不是第一步,不是不重要,而是不要让这些东西干扰甚至替代你的阅读。

答题时要在两种状态中切换,阅读时,要有一份纯粹,就是聚精会神,津津有味的读一篇小说,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高效率的读,读得快,读得全,与下文题目有关的,看似无关的你都能看到;感情才能投入,你才能读出感受来,否则就是一篇千把字的阅读材料,脑子里除了一些答题模板,鉴赏术语,具体的东西啥也没有。另一方面,读完之后,又要从作品中跳出来,去以一个评论家,刚刚学习小说创作的新手作者的角度,去分析、鉴赏作品。这个时候就要一字一词的去审题,真正弄明白出题人的意图,所有的答题技巧都比不上把题目多读几遍,多读的每一遍,都要变一变形式,把关键词读重一点,反复几次,一边读一边勾划等等,目的就是加深印象,增加大脑加工的程度。

以我的经验,做到以上两点,问题往往也就解决了百分之七八十了。

(三)情节的作用

同样没有出题人会直接问,某个某个情节有什么用。

小说中每一个相对完整的片段,都可以是情节,因此“情节的作用”几乎就等于那段文字的作用,除了一部分人物、环境的描写,其他几乎都可以看作是情节。

更多的情况,是每个问题都要植根于具体文本本身的,答案不可能是由一个模板能包括的。我们也只能提供一个方向。下一期我们结合实例为大家做一个介绍。我所说的角度,大家在答题时,既不能只考虑一个角度,也不能想方设法一定要把所有角度写全,而是要结合具体的文本,实事求是,做到有一说一,不重不漏。

二、人物&主题角度

1.主题:就是强调、突出了某个主题,或是深化、升华了某个主题。

2.人物:就是表现了,赞扬了,批判了人物的某种品质或特点。

3.情节(本身角度考虑):对于其他情节的作用;预示情节的走向(或者具体的进展);一个关键的情节会推动后面情节的发展

三、结构角度

我们说的线索、伏笔、照应、铺垫都带有很强的结构意义,所以遇到这样的情节,我们就必须从结构的角度对其作用进行分析。

线索:贯穿全篇;突出人物、主题;使情节紧凑、简洁。

伏笔:情节发展更加自然、合理,令人信服。

照应:情节发展连贯,自然,合理;结构严谨。

铺垫:为高潮的到来,做好准备,积蓄气势;突出人物、主题。

四、表现手法角度

从小说组织情节的手法考虑。

扬抑:使情节曲折多变、跌宕起伏;有利于突出人物特点、品质;突出主题。

对比:形成反差;突出人物、环境、主题。

衬托:情节更加生动;突出人物、主题。

突转:产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突出人物、主题。

戛然而止:留下想象的空间;使读者回味、思考。

注:手法角度的作用都要联系人物、主题,这和单独的人物、主题角度有重叠,大家在具体答题时,要酌情选择,保证答题内容清晰全面,不要重复。

悬念

通过使情节暂时悬而未决,结局一时难以预料的手法, 让读者对人物命运遭遇未来情节的发展,怀有的一种迫切想知道的心情。悬念是吸引读者兴趣,营造故事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当然,对于是情节紧凑、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揭示主题都可能有作用。

例7、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1,小说《渴》

最后一题,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这个结尾就是一个悬念,当然他没有解开,但是因为是在小说的最后,这个悬念没有解开并不影响小说情节的发展,反而有了打破读者心理预期,留下想象空间,令人回味的艺术效果。而悬念如果在小说中间发生,就一定要有着落,否则就会对情节的发展产生伤害。

在很多侦探小说里,都会有悬念,甚至整个小说就是由一个巨大的悬念支撑的。悬念解决的好坏与否,直接决定着作品的成败。

铺垫

在小说主要人物出场、重要事件——高潮,到来之前铺叙描写人物、情节的写作手法。

1、铺垫是为高潮准备的。

2、铺垫是要铺和垫的,“铺”就是要展开描写,不能是一个点,而是铺展开来,“垫”就是要层层推进,不能只有一个层次,而要一层高过一层。

3、铺垫是明显的,是让读者能直接强烈感受到的。

例2、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 小说鉴赏《战争》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B.“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话中有话,既委婉地表达了“我”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又为两人进一步交往作了铺垫。

这个错误选项的错误在于,“为两人进一步交往作了铺垫。”这样的一句话,只是一个情节“点”,既没有展开描写,又不是层层推进,所以不能叫铺垫,可以说“预示着下文‘我’和女主人公的进一步交往。”

暗示

暗示,是用隐晦的手法表明将来人物的命运、情节的走向,它可以是环境也可以是人物的语言。一般而言是不明显的,但是它的效果却可以很强烈,读者的感受也可以很强烈,这与是否明显是两个概念。尽管有些暗示,对于一些老练的读者来说,可以看得很清楚,但是仍然不能说是明显的。

例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正下得紧”“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的著名描写,正暗示着情节越来越紧张,林冲正一步步走入险恶的阴谋之中。

伏笔

伏笔,对下文将要出现的情节的一种铺垫提示。有人说,在一出戏的第一幕,如果墙上有一把猎枪,那么最后一幕,这把枪必须开火。

1、照应。有伏笔就必须有照应,换句话说,没有照应的情节就不是伏笔。一部小说的情节很多,哪些是伏笔呢?只有下文有了照应,相应前面的情节才叫伏笔。

2、隐蔽。这是和暗示的区别,暗示是用隐晦的手法,比如象征啊,环境的描写啊,等等。而伏笔的情节本身是清楚的,只是作者将它有意的放到读者视野的边缘,轻描淡写或一笔带过,不能太过刻意,这样才能让读者在读到后文的照应时恍然大悟。

3、作用。情节发展自然合理,结构严谨;读者不会感到突兀,不会有疑惑之感。

例如、《华尔脱·密蒂的隐秘生活》中密蒂的妻子唠叨他让他开车戴上手套,当妻子下车离开之后,又把手套摘了下来,警察叫他赶快开过路口的时候,他又匆匆戴上手套。“手套”这个形象很突出。

而在下文密蒂的白日梦中,密蒂就把自己想象成了一个医学权威,刚刚做完手术“慢吞吞地除下他的手套”,同时马上又要在医院同行和外来大专家面前,给一位地位显赫的大银行家做手术,“他戴上了口罩,和一双薄薄的手套”,这使得密蒂的白日梦有了一个线索,很自然。这样的例子在这篇小说里还很多,包括把自己的家庭医生的名字也编到自己的白日梦了,变成一个束手无策的大夫。

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李小二这个人物

1、林冲是他的救命恩人。李小二念念不忘要报答恩人。

2、改邪归正,心灵手巧,善于经营,做了上门女婿,这些都说明李小二人非常机灵。

3、开的是一个小酒店。牢城营里迎来送往都离不开这里,是这个牢城营信息的聚集地。

所有这些特点,为陆虞侯的露面提供了适当的场所;使得陆虞侯、管营和差拨等人得以登场并密谋设计陷害林冲;李小二暗中警惕并向林冲通风报信也合乎情理。这是人物伏笔。

小说的一开始就提到了“解腕尖刀”,最后林冲恰恰就是用这把刀手刃仇人的,这也是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