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 国家民委公安部 国家体育总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相关规定,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然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相继公布的“丘成桐数学英才班”、“数学英才班”却直指竞赛生。其中,北大“数学英才班”2018年拟招收不超过30人,录取至“数学类”专业。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英才班”拟招收不超过15人,录取至“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根据招生简章,北大2018年数学英才班招收“有志于从事数学研究的普通高中二年级在校学生”,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取得优异成绩者;有数学特长,并在国内外数学专业相关学习实践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者。
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英才班”的招收对象,为普通高中二年级在读学生及三年级应届毕业生,附加信息包括:数学相关特长及获奖情况;高中阶段其他学科获得的省级(含)以上奖励情况;高中阶段参与的科学研究、创新实践、发明创作情况;高中阶段获得的校级(含)以上个人荣誉情况等。
值得注意的是,入围学生中,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免试,也无需参加高考即达到清华录取要求。入围学生达到录取要求后由清华单独录取,高二年级学生不得作为应届毕业生录取到其他高等院校。
对于教育部取消奖励加分,以及北大、清华“特招”奥赛成绩优异者甚至奥赛国际集训队成员,知名学者熊丙奇认为,高考奖励性质加分项目,不是简单的取消,而是改革。取消高考奖励加分后,并非不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综合素质发展,而是把这些奖励项目纳入到高校自主招生和综合素质评价录取的改革之中。
熊丙奇表示,取消高考奖励性质加分,是基于两方面考量:一是治理高考加分造假,推进高考公平,过去多年来,高考加分一直遭遇造假质疑,成为舆论焦点。教育部等部门多次对高考加分进行瘦身,但瘦身后,还是难以杜绝造假。彻底取消高考奖励性质加分也顺应舆论呼声。二是治理“加分教育”,所谓“加分教育”,指的是一些学生为了获得加分,去上特长培训班打造特长,这让特长加分变得十分功利,也增加学生负担。
熊丙奇特别指出,国家层面取消奥赛获奖加分,是治理全民奥赛,是防止家长只为政策性加分不顾孩子兴趣培养。而大学自主招生关注奥赛获奖学生,是由大学来评价学生的特长与大学的招生要求是否吻合。比如,一名学生获全国生物竞赛二等奖,按原来的加分政策,将加20分参加高考录取,报经济学、管理学专业都认可。而高校自主招生则由学校测评特长,这名学生申请经济学、管理学专业,大学就可能不认可这一竞赛成绩,因为与专业培养人才要求关系不大。只有报考与生物相关的专业才认可,且还要进行面试。
那么,随着取消奥赛加分,是否奥赛将不再受到重视了呢?爱培优联合创始人李立勋认为,奥赛的含金量将变得更高。目前,明确认可奥赛奖项的高校越来越多,已达近百所。以前,只有省级一等奖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含金量,而现在,省级二等奖、省级三等奖同样被广泛认可,包括十余所985高校、绝大多数211高校。同时,以前只有省级一等奖才能加10分或20分,而现在自主招生普遍降10至60分,最高能降到一本线录取。仅从高考升学的角度讲,奥赛的价值更高了。
事实上,对于高考改革,教育学者储朝晖早有断言,分数对于升学的效价降低了,就是说考试分数在升学方面作用是降低的,原来完全是凭分数说了算,但新高考不仅仅是看分数,还要看其他方面的评价因素。对于名校而言,增加的“其他评价因素”,至少是在短期内,几乎完全被奥赛给替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