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台北的东吴大学英文系任教,上个世纪末,我开始参与台湾高考的英文阅卷,几年前才因故请辞。在这十余年的阅卷生涯中,虽然没有惊天动地,也没有历尽沧桑,然而不足为外人道者,细数起来还真是点滴在心头。
台湾的高考以前叫“联考”,本世纪初废除,改采多元入学方案。原本“一试定终身”的联考,变成了寒假的“学测”和暑假的“指考”,阅卷工作也由以往的一年一次,转为年初、年中的一年两次。无论是早期的联考,还是变革后的学测、指考,我都亲历其中。
台湾的人口与上海相当,2400万左右,考生每年原有16万,然因少子化之故,近来逐年遞减,现只剩12万。每次阅卷招聘的高校英文老师,也由高峰时期的150名左右,降到如今的100名出头。
高考结束,负责试务的“大考中心”便会召集各高校的阅卷负责人开会,前去试阅需要人工介入的“非选择题”──中翻英和英文作文,并制订参考答案,明列阅卷准则。两天后,所有的阅卷老师报到,每组10─12人分组作业,先用一个上午来熟悉试题与答案,讨论相关问题统一阅卷尺度,并逐步调整自我以达最佳状态。
一个上午的“热身”结束之后,正式的阅卷于焉展开。
我们阅卷老师的工作环境,既像工厂的生产线,又像养鸡场。说生产线,指的是领卷、阅卷、还卷,初阅、复阅、主阅,每一个环节都有标准的作业程序,也有质量、进度的控管。说养鸡场,是因为我们在固定的阅卷室、固定的阅卷桌、固定的座位上,低头猛啄大考中心提供的饲料考卷。要是饲料好吃、内容有变化也就罢了,可惜的是多数饲料坏的坏霉的霉,而且内容几乎千篇一律,经常让人食不下咽。
历年考生普遍的问题是,单词不会拼、标点不会标、语法搞不清、结构乱糟糟、内容多老套。“禁止吸烟”(No Smoking)这种中英文双语标示在台湾随处可见,多数的考生还是不会拼smoking,有拼成smorking的,有拼成somlking的。文章的行首不以标点符号开始,许多人还是把逗号、句号、问号标在行首,甚至还有不少人用中文的句号(。)。
语法的问题就更罄竹难书了,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三态变化、词语的搭配、冠词和介词的使用,都是陈年的老问题。有些奇葩考生还把英文动词的过去式加个s(如she wents home “她回家了”),殊不知过去式动词一体适用,不再因第三人称单数而变。结构方面,大多数考生论述的主轴不明显,陈述事件、发表感想时经常零碎散乱,文章缺乏凝聚力和紧凑性。
多数考生的作文结构松散错置,拼字、标点、语法的问题重重,就连最能吸引人的内容也都乏味无趣。这一方面显示台湾高中生的生活贫瘠,一方面也透露考生写作时在题材上打安全牌,并在老师调教之下只会堆砌老掉牙的惯用语,乱套虚浮的句型。
记得某年的英文作文题目是陈述自己被误解的经验,考生“掰”的情节大致不脱几种类型:被父母误以为偷钱、家里的食物被吃掉误遭家人指责、读书读累了看个电视打个游戏就被父母骂贪玩……。因此阅卷时若偶尔跳出比较不一样的情节,我们就会眼睛为之一亮。比如说,有考生写到,看到路人旁边有恶狗,见义勇为拿棍子打狗,后来才发现恶狗是路人的宠物,被狗主人误以为是个虐待动物者;想帮朋友拍掉身上的虫,被误以为心怀不轨,想要打人。我看到这些,不禁捧腹大笑,要是类似的“娱乐”多一点的话,我们阅卷时就不用猛灌咖啡猛喝浓茶提神了。
当然,每年总有一部份考生的翻译和作文都空白,也不知是时间不够来不及写,还是根本不会写干脆放弃。拿到这种空白卷,我们打个零分就有阅卷费入账,甚至有阅卷老师领到一本大半是空白答案卷时,还会成为同侪羡慕的对象。然而在表相的开心背后,隐藏的却是深层的忧虑───学生的英文学了这么久,成果居然如此不堪?
有些大陆朋友觉得台湾整体的英文程度不错,然而这或许只是错误的印象。对于大多数的台湾学生而言,他们的英文程度在高中时最好,在高考前后更是达到了颠峰,上了大学之后便逐渐走下坡,虽有英文的毕业门坎(类似大陆的四、六级),然实形同虚设。
我在台湾高考当了十余年的英文阅卷老师,有许多第一手的经历,也在大学里教书,多少了解台湾大学生的英文程度。真实的情况不仅如上所述,而且还每况愈下,难怪“菜英文”彷佛魔咒附身,让台湾甩都甩不掉。
多年前,任教于高中的英文老师曾向我善意提醒,说台湾教育改革“九年一贯”的学生上高中后带起来特别费劲,因为“教改”让初中英文的课时减少,教材简化,这批学生的英文程度跟以往比起来有明显的落差,难以补救。他建议,我们这些处于正规教育末端的大学老师最好要有心理准备,早为因应。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席话果真一语中的,不止参加台湾高考的高三考生如此,大学本科生、研究生英文程度的低落,一样令人瞠目结舌。
希腊神话里有个暴君叫西西弗斯(Sisyphus),生性狡诈邪恶,因泄露天机,死后被罚在阴间滚巨石上山。巨石甫至山顶,马上又滚回山下,如此周而复始,永无休止,因此英文里“西西弗斯式的任务”(Sisyphean task),指的就是永无休止、徒劳无功、令人气馁的工作。
台湾上上下下、不分男女老少,都十分重视英文,学英文可说是全民运动。专家提了许多的方案,写了不少的计划,编了大量的教材,投入了惊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学生英文程度的提升仍然成效不彰,让人挫败不解。这推石上山又滚下山的过程,难不成是无法摆脱的宿命,是西西弗斯的任务,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达成,想再多的办法最终又回到原点?还是我们都只是好高骛远,而忘了崇本务实的道理,只要从根着手就可能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