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经过了一些时候了,相信很多学生都体验过与父母关系的剧烈变化,甚至有人打趣到,假期前一个星期是家里的一级保护动物,考完试野生动物,期末成绩一出来就变成了害虫。
整个高中奋斗时期,父母作为我们最坚强的后盾与可能的矛盾源头,是我们生活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还有一些准高三,和家人闹矛盾的时候,会无比怀念学校补课的日子。
不同学生与父母的关系不同
在高中时期,尤其高三,其实我的感觉是,父母和我的关系非常紧张,又非常亲密。是因为他们对我的学习看的十分紧,尽管平时不提什么,但是如果我学习分心了或者松懈了,他们就会严厉的批评我。
亲密的原因是:高考对整个家庭来说都非常重要,在高考面前,他们和学生站在一条战线上共同抗敌。家长比任何时候都要关心我的生活,每天打电话询问我的状态,同时周末见面时会满足我的各种要求,比如想吃啥吃啥。
我想大部分学生的父母应该都与我的情况差不太远,也许会更唠叨一些(比如和孩子谈话句句不离开学习),也许在对待学习时更严厉一些(通过责备甚至打骂强制学生学习),也许在对待生活时更纵容一些(周末放任其买买买)。
就我的观察而言,成绩好的学生一般与父母的关系较为缓和,一方面父母看见孩子的成绩不错,就不会心急如焚以招致孩子的厌烦,另一方面,如果孩子性格比较成熟,重视自己的成绩,能够承担学习的义务,这样的孩子通常也是比较体谅父母的。
要注意的是,父母对孩子学习的紧逼程度并不代表父母的关注的多少,并不是催促越多越说明父母更关心孩子。催促过多并且受到孩子躲避和厌烦,只能说明家长或许在很关心孩子的同时并不知道该怎么更科学的关心孩子。
父母关心孩子的正确方式不应该是一味的着急,每日三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甚至,而应该想办法激起孩子对学习的责任感(如果没办法激起兴趣的话),或者真正去关心孩子生活中最细微的状态变化,来使孩子将重心与注意力放到学习上去。这样其实比直接勒令孩子去读书要累很多,因为如果孩子不是那么配合的话,每一步都是费心费力的。但是如果父母能够这样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人对待,而不是自己的可支配的所有物的话,亲子关系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孩子也应该持有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面对父母唠叨,应该体验父母的焦虑的之心,应该好好的回答父母的质问,用自己的学习计划去堵住他们的嘴,让他们给你点赞,做乖乖倒水做饭的“保姆”。面对父母的斥责与打骂(尽管将来可能会感激此刻的责骂),也要多反省自己是不是太过分了,如果实在不是自己的错,还是要告诉父母自己很难过,请停止家暴。
同时,全文的重点是,也是我最后的杀手锏——孩子也要关心父母。每当疲惫的父母的下班归来,帮忙端茶倒水,捶腿捏肩,问问他们工作怎么样,职位升没升,工资涨没涨,保险交没交。
这样做的好处
1.开导父母,夸奖父母,让他们心情很好,也夸奖你的学习。
2.在父母开口询问你学习前,将受审对象变为父母,将火力转移到父母身上,甚至可以让父母互相唠叨而放过你。
3.让父母也体会到上学回家还被问学习的感觉,让他们体会孩子耳朵之不易。
4.不管怎么说,父母唠叨我们,或者责备我们,出发点都是关心我们,我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一直体验的都是处于家庭中心的感觉。
如果能够想办法将自己去中心化,变成家庭的一份子,承担好学习的责任,并且关心父母工作之不易,关心爷爷奶奶的生活,就能够让父母感到放心,显著降低父母的焦虑感,从而能够缓解家长和子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