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语文
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语文在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的。
7岁,我在无知和懵懂中翻开《唐诗三百首》,父母教给我的第一首是《悯农》,当时只是跟着读,其中的意思却一概不知。那时父母每日在田间劳作,我却不懂得艰辛是什么,一味地向父母索取,父母如果不给,我就无理取闹,甚至以哭换来所要的东西。直到有一天,母亲在炎炎烈日中晕倒,几个人把她抬回家中,看到母亲那满脸的灰尘和汗水,年幼的我似乎感到耕种的艰辛,觉得我的贪婪、浪费,无疑是对劳动成果的糟蹋,从此,我不再任性。我再次朗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爷爷看到后摸着我的头会心地笑了。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对唐诗充满了兴趣,不到两年,我能熟练地背诵几十首古诗。
烈日炎炎,让我懂得了珍惜,也让我明白了在艰辛的劳作中也能学到语文,悟出生活的真谛。
12岁,我在山间游玩,迷恋于山间的美景而忘记了上学的时间。父亲凭着对我的了解找到了我,父亲并没有大发雷霆,只是静静地坐在我身旁。面对蝉鸣鸟叫,青山绿树,父亲缓缓开口,问我:“你在干什么?”我回答:“我在上课,自然的课。”父亲又问:“学到了什么?”我说:“寂静的自然有着坦然中的宁静,蝉鸣鸟叫,悠扬而婉转,我似出笼的小鸟吮吸着自然的琼浆。”父亲摸了摸我的头:“你的回答很好,自然是小鸟的天堂,你是不是应该去学校找到自己学习的殿堂呢?”我会意地笑了。从那时起,我的写作总能在自然中找到灵感。
蝉鸣鸟叫,青山绿树,告诉我语文在大自然优美的景色里。
16岁,为了中考奋战的我们每日遨游于书海,品读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不解,为何李白有如此坚定的信念。二模语文考试失败,老师让我们走出教室,看那被砍倒的柳树旁边是否有新的柳枝?我们走到树旁,那失去光泽的柳树墩依然雄壮地在坚守,那新的柳枝也在奋力成长,它们并没有因为挫折而失去信心,反而越挫越勇。看着嫩绿的柳枝,我理解了李白的自信来自于对生活的坚持。从此,我懂得了语文学习需要坚持。
愈挫愈勇的柳枝,告诉我语文在起起伏伏的生活里。
语文,并不仅仅在课堂,语文学习的天地是广阔的、无边的,更是浩瀚的。
语文,无时无处不在!
【满分揭秘】
小作者从自己的生活入手,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到语文的学习中去,实属难能可贵。结构上以时间为顺序,写出了自己在不同年龄段对生活和语文的不同理解。每一段都用妙语作结,巧妙升华文章主题。从年少时的懵懂无知到长大后对生活的思考,无一不和语文学习紧密相连。文章内容充实,布局和谐,层次井然。尾句照应开头,显得首尾圆合,结构完整,又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是一篇出色的续写。